“加快推进云南滇中调水等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短短的一句话,让参加全国两会的云南团代表和云南政协委员无比兴奋。
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在此刻终于有了回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经本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滇中调水将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几代人的追求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李纪恒代表强滇必先兴水,兴水才能强滇
“看到滇中调水工程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非常令人振奋。”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李纪恒说。
6日下午,云南代表团全团会议审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时,李纪恒的发言始终围绕着“兴水强滇”四个字展开。李纪恒说:“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基础薄弱始终是制约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我省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旱灾频发成为全省人民生产生活的心腹大患,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强滇必先兴水,兴水才能强滇。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为未来几十年我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水利基础。”李纪恒提出的六点请求和一点建议全部围绕着“水”的问题展开。“六点请求”是:一、请求国家尽快审批《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以规划引领水利建设;二、请求国家加大对云南省水源工程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三、请求国家对我省德厚水库、阿岗水库、车马碧水库等大型水库给予审查审批;四、请求国家大力支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尽快批复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给予资金支持;五、请求支持滇中调水工程建设,滇中调水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请求国家支持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六、请求加大对云南以“五小水利”为重点的小型水利设施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一点建议”是:加强农田水利的立法工作,适时出台《农田水利法》,以立法形式明确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涉农部门协商机制,从国家的层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整合,指导各级政府依托规划、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破解“多龙治水”困局,推动农田水利科学建设。
米东生代表工程任重道远,还需不懈努力
“滇中调水项目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厚爱,也表明了国家全力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的巨大决心。”作为一位亲身参与者,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米东生深有感触:“这项来之不易的战略工程事关云南发展全局,将影响整个云南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打牢基础,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米东生带来了滇中调水工程的最新动态:经过10多年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各个方案的比较,滇中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审查批准工程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已经编制完毕,前期的地质勘探完成研究论证。
“因为涉及的单位很多,工程量也很浩大。从开工到基本完成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米东生说,这一事关百年大计的工程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杨红卫代表 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作为滇中有名的干旱区,滇中调水工程一旦实施起来,楚雄州也是主要的受益者。”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州州长杨红卫说,滇中调水规划预计有147公里的沟渠穿越楚雄州境内,全州将有10个县市接近270万人受益,“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已动员全州干部群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杨红卫介绍,州里已组织专家人员准备了科学严谨的数据资料,与国家、省专业规划部门实现了对接。他说,“滇中调水工程我们讲了几十年,终于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是一项让云南省一大半的县都能从中受益的大事,应该请中央下最大的决心,尽快干起来,不能再等了!”
高劲松代表早日让这项惠民工程发挥作用
“这不仅仅是云南省的头等大事之一,也是国家层面的一件大事。因为滇中调水工程惠及的老百姓太多了,受益面积也非常广泛,是一个重大的民心工程。”全国人大代表、玉溪市市长高劲松说。
对玉溪来说,滇中调水工程主要将惠及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3个地方。高劲松分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放在全省、全国来看,玉溪都不算少。”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能加快对滇中调水各项前期工程的推进,能提前一年是一年,能提前一天是一天,早日让这项惠民工程在玉溪等滇中地区发挥作用。”
杨慧琼等委员创造我国水利建设史上新的奇迹
“实施滇中调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滇中地区的缺水问题,发挥滇中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是几代人反复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杨慧琼委员联名3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的提案》。委员们在提案中提出,已修编上报水利部的《滇中引水工程规划报告》,是解决云南省水资源紧缺困局和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
委员们表示,滇中调水,这个全省人民关注的宏伟工程,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一个新的奇迹。
记者 陈晓波 谢 炜 施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