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两会劲吹低碳风 建筑节能成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

2011年03月16日 12:30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全国“两会”上,刮起了一股“低碳风”。据统计,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多位政协委员提交了推进建筑节能的相关提案。目前,在工业、建筑、交通传统三大高能耗领域,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并趋向节能减排的核心领域,而在政策层面,建筑节能已成为成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课题。

  中国成为头号建筑大国

  中国在建筑工程上的支出飙升。2010年,中国向新建筑项目投入逾1万亿美元,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建筑大国。一份最新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占到全球建筑业的五分之一,高于目前的14%。

  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到20亿平方米;然而,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到3倍;截至2009年底,全国绿色建筑仅2000多万平方米,不到既有建筑面积的0.05%。

  九三学社中央认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耗能建筑量大面广、发展绿色建筑前景广阔。民建中央建议将发展节能建筑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强规划和指导工作,部分相关指标应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考核。

  建筑节能投入远低于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的话题升温有着现实原因。中国能源研究会近日公布的2010年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去年中国能耗增长5.9%,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有专家预计,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下,未来中国能源供应瓶颈将难以避免。

  相关数据显示,工业产品要想达到10%到20%的节能效果并不容易,但在建筑领域通过综合的节能技术措施,则能够达到50%到60%的节能效果。国内的建筑节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力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指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就是用1%的建筑费用弥补10%的建筑能耗。”

  据了解,国内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例达29%以上,并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再加上建材生产,建筑方面的能耗高达4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一些大型建筑,每年要“烧”掉几千万元的能源费用。然而力诺瑞特中温技术支撑下的太阳能制冷和采暖技术,正好可以有效解决大型建筑的高能耗问题。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综合利用太阳能,全面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及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应用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可补充15%的建筑能耗,采暖、制冷系统可解决50%的建筑能耗,光伏发电可节约30%的建筑能耗,几乎近似零能耗。

  建筑节能改造仍需有效模式

  作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截至目前,力诺瑞特在国内外建成了千余个一体化示范工程,共推广了340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住宅,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民用建筑面积,换句话说,力诺瑞特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完全低碳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太阳能住宅的新型城市,也让更多的房产商和消费者增强了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可。

  目前在楼盘广告中,有不少都一再强调项目的“节能优势”,但是有的楼盘或建筑只是拿“节能环保”作为噱头。实际上,使用的节能技术与材料均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此,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主任靳瑞冬指出:“‘十一五‘已经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而‘十二五’将是建筑节能深入推进的时期,建筑节能的深入推进需要必要的机制来保障。”

  在谈及太阳能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时,力诺瑞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亓琨说:“随着建筑设计建设的多样化,客观要求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形式也朝着多样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并且由单一的热水需求向热能需求扩展。市场需要技术创新,力诺瑞特也针对建筑不同需要提供了新技术新系统解决方案。”

  “但目前太阳能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仅仅靠力诺瑞特等几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很难短期实现建筑节能的规模化推广,还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大推力才能走向成熟化的发展阶段。”亓琨建议,政府部门应该从立法、财政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财政政策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从公用建筑做起,推动建筑节能向民用建筑发展。

  (本报记者 周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