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的员工仅用3天时间,就在河南省方城县赵河乡万亩试验良田上,安装好一个装机7千瓦的小型太阳能电站。经过调试,清澈的井水源源不断地流到了干旱的麦田里。
这个解决方城县多日干旱的太阳能电站,运用的就是中国节能建成的国内首套太阳能提水抗旱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利用太阳能提水灌溉支援抗旱,是光伏发电与农业抗旱的有机结合和成功尝试。
“由应用向制造延伸,用产品制造支撑光伏应用”是中国节能在太阳能业务板块上坚持的战略定位。
应用创新引领发展方向
我国是太阳能生产大国,但市场应用规模却不大。中国节能正是看到了这种发展现状,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做大做强光伏产业。
“这套太阳能提水抗旱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和太阳能提水控制器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则由64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总面积77平方米,与水平面成45度角倾斜,吸收太阳能产生高压直流电,通过控制器转化成动力交流电,推动水泵提水工作。据统计,一台设备可以满足1000亩地的灌溉要求,能大大节约电费和油费。旱天利用太阳光照进行抗旱,抗旱结束后还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使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得到充分利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张超介绍说。
目前,在认真总结第一座抗旱提水电站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全力设计优化方案并组织货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为不同地区配备多座太阳能提水电站,解决万亩高产试验良田的灌溉问题。同时,他们还将考虑应急和日常运用相结合,将太阳能提水电站移动串联并网,为当地农民提供绿色电力。
据了解,中国节能所建的光伏项目和研发技术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应用。在应用创新方面,该集团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项目规模化应用,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创新带动全产业链开发
目前,中国节能已建设运营的光伏发电项目共110兆瓦,计划至2015年,开发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达2000兆瓦。“我们所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由生产研发光伏组件和电池逐步进入全产业链,并将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太阳能产业基地。”张超说。
记者了解到,中节能太阳能公司因地制宜,根据东西部城市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发展战略。在东部城市尤其是电力负荷中心,开展针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建设工作,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单体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京沪高铁上海虹桥铁路客站太阳能并网电站,国内第一个兆瓦级铁路客站光伏电站项目——武广高铁武汉火车站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在西部光照充足以及地理条件适合的地区,开展大型电站的建设,现已建成国内第一个太阳能荒漠电站——宁夏石嘴山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国内最大的滩涂电站——江苏射阳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等。
“这些项目不仅使公司研发的技术得以应用,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张超介绍说,“例如德州大型并网型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不占用燃料和水资源,不增加地方交通运输压力,无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属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洁净发电项目。”张超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后,平均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约为1350万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按2008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约349克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4712吨。记者 祝君壁 王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