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危机阴霾挥之不去
就像一个难以避开的关卡,中东和北非的地缘政治危机正在向全球经济复苏抽取着多重的“过路费”。
从埃及到利比亚,今年1月下旬至今,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地缘政治风波接连不断,持续考验着能源进口国、能源企业和投资者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对于他们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发生在全球主要原油输出地的地缘政治危机,到底会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造成多大程度的拖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最令市场担心的原油市场供应环节受到的冲击不大,保证了复苏趋势不大可能出现逆转。
美经济不会重蹈覆辙
目前,西方联军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将继续压低利比亚的原油出口规模,该国石油部长贾内姆两周前发出的利比亚可能“断油”的警告,也越来越接近成为现实。
此前,曾有分析人士估计利比亚战事将“速战速决”,但眼下这种预言的落空加剧了投资者对全球原油市场供应环节的担忧,纽约油价因此两度站上每桶106美元的两年半高位,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价更是一度逼近每桶120美元大关。高油价势必造成冶炼工业、航空业等相关实体企业的成本上升,也会令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有所加大。
上述状况让市场人士有了并不美妙的联想:此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刚刚开始缓慢复苏的美国经济,迎头遭遇海湾战争推升的超高国际油价,这导致其复苏进程一直持续到1995年年中。
当然,无论是美国油气库存总体充足的现状,还是奥巴马“必要时动用战略原油储备”的承诺,都显示目前美国经济重蹈二十年前覆辙的可能性并不大;同时,上周五公布的美国2010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超预期的消息,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投资者对美经济前景的担忧,国际油价近期有所回落。考虑到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高达约20%的贡献率,加之新兴经济体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也显现了对全球经济的显著支撑力,全球经济持续改善的总趋势料不会改变。
苦涩的“甜油”
事实上,除美国在竭力保障自用原油供应的充足之外,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的沙特阿拉伯,也在通过领导科威特、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等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共同实施增产,来弥补利比亚原油供应遭受冲击所造成的供应缺口。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场上关于原油供应可能紧张的担忧,基本没有成为现实。
然而,在纸面上弥补了利比亚原油供应缺口的这部分增产原油,却无法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同样的低成本。抛开目前仍处于高位的油价不谈,问题的真正核心在于,沙特出口的原油在品质上难以与利比亚原油相提并论,这意味着,提炼成本将大幅提升,而这种价格压力最终还是将被转嫁到企业和消费者身上,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领域。
从品质上讲,利比亚出产的轻原油多用于提炼汽油、柴油、煤油、喷射燃油,几近完美,因而被命名为“Sweet Crude Oil”(“甜蜜原油”);而欧洲和亚洲很多炼油厂的设备无法处理重原油的事实,更表明了这类原油难以取代。如果能源企业不得不寻找品质相似的原油,就只能指望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决定实施增产。但现实的情况是:安哥拉无意实施增产,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在地理上的贴近性让能源企业难以将其视为绝对稳定的原油来源;尼日利亚倒是对增产表现积极,但该国位于西非的地理位置及其造成的高运输成本,让欧洲的大多数买家望而却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甜油”的供应不足,都在让全世界消费者品尝着苦涩的滋味。
就企业而言,英国石油公司(BP)则是吃尽了利比亚原油的“苦头”。2007年,该公司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金额高达9亿美元的原油勘探及油品生产协议,涉及开采面积为2.1万平方英里(约5.439平方公里),目标就是“甜油”;该协议也是全球金融危机前,英国石油在上轮发展周期中最大的一笔投入,被该公司视为新发展周期中最值得依赖的项目。然而,利比亚的战云密布彻底打翻了英国石油开发北非油气资源的“如意算盘”。
英国石油的遭遇,实际上折射了全球能源企业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原油来源不稳定性的凸显,让能源企业“找油”的迫切性骤增;另一方面,同样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对自身资源的保护意愿也前所未有地强烈。新项目谈判难度的加大,让能源企业颇有“如鲠在喉”的感觉。
警惕投机势力炒作
关于原油市场近期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最值得警惕的一种状况,便是投机势力大幅度炒作,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
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署(OSF)3月27日发布报告称,全球金融业目前投资高回报资产的意愿过分强烈,高风险投资占比急剧上升,这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该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全球银行正在进入一个“危险”阶段,丰厚利润使机构越来越愿意投资可获高回报的风险资产,“接下来即使回报逐渐减少,银行们也不愿意停止冒险行为,而这将意味着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已经不远”。
此前在上周一,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当周、即日本地震发生后一周内,金融机构对美国市场原油期货的净减持幅度高达13%,为近两月之最。该数据与之前一周创历史新高的净多头头寸规模形成鲜明对比,也凸现了市场上投机因素的存在。
在刚刚经历了一次危机后立即重蹈覆辙,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确实较小,但绝对算不上危言耸听。如果全球监管机构对油市中的投机势力听之任之,导致危机真的在油市中酝酿、发酵并最终爆发,将是中东和北非地缘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抽取的一笔最昂贵的“过路费”。作者: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