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开局,黯然收场,东山街试点一年便搁浅,失败只因——
环卫工得利少 管理上有漏洞
广州垃圾分类,探索中艰难前行。4月1日起,一部含有“个人不分类投放垃圾一次罚50元”的“暂行规定”将开始实施。据悉,这是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
然而,这部本应全市施行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目前确定只在“先行试点区域”实施。外界解读,颁布暂行规定是在表明政府推行垃圾分类的决心和姿态,缩小实施范围则是有关部门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之举。
苦衷几多?无奈几何?近日,新快报记者兵分两路,分别对试点搁浅的东山街五羊南社区和方兴未艾的广卫街都府社区进行调查,试图剖析这两只“麻雀”,来疗一疗垃圾分类的“创伤”。
绿色食品垃圾桶、绿黄灰三色垃圾分类袋、“洗衣机”状的厨余垃圾机、可回收物换购日用品……2010年1月,东山街试点垃圾分类曾以如此多的新鲜元素拉开帷幕。如今,却黯然潜行。越秀区环卫局局长黄桂芳对东山街模式为何搁浅作出过总结:财政上过于依赖市里投入;推广上过于依赖企业参与;再加上一个东华物业夹在中间,利益矛盾纷争复杂。
新快报记者连续一周跟车调查发现,除居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外,环卫工缺乏奖励机制、环卫部门与物业公司责权过于明确、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是致使东山街垃圾分类陷入困局的原因。
现状
居民环卫工相互抱怨
东山街整个垃圾分类环节中,厨余垃圾是侧重分类的对象。需经居民粗分类和物业环卫工二次分拣两个环节。“厨余垃圾最易变质发酵,而它恰恰是堆肥的绝好材料。一旦分拣出餐厨一类丢弃的湿垃圾,剩余的干垃圾经压缩,就可以直接焚烧发电或者填埋。”东山街环卫站站长李先生介绍。
为此,五羊南社区曾为每层居民添配了1个绿色的食品垃圾桶,还配发了绿、黄、灰三种颜色的垃圾分类袋,分别用来装食品、非食品和有害垃圾,这是居民第一次粗分类,第二次分拣任务则落到物业所属的环卫工身上。
K11、K13和K15幢是五羊南社区垃圾分类重点试点楼,记者走访证实每层楼垃圾分类桶配置齐全,但居民与环卫工人相互抱怨垃圾分类没有实效。“我们有时分好了,环卫工上楼一桶装就收走了!”K11幢一位女士说。有环卫工则指责居民分类不纯粹,“居民即使分好,我们还得替他们一一解开系好的塑料袋,这多了很多工序。”
探因
环卫工:工资不高 没积极性
记者跟随物业的环卫工上楼清扫垃圾,发现居民分类各有差异。有的居民把餐厨垃圾放到专门的桶里,而有的依然混放。
“从明月中转站拉餐厨垃圾的环卫车,只收没有混杂塑料袋的厨余垃圾。我们环卫工要实现二次分拣,不得不替居民重新分类,但这哪能办得到?”在社区做环卫工已十年的宁先生抱怨。
宁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物业公司每月只支付给环卫工1100元,每月房租四百,除去吃饭所剩无几。“我负责6栋居民楼300多户人,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也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垃圾分类任务全部摊在我们头上,没有奖励凭什么二次分拣?”因任务繁重且收入微薄,他正准备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