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成分数据在大屏幕上公开
焚烧厂接受公众监督
焚烧产生的烟气并不是直接排入大气,还要经过严格的工序处理。
在特定的装置里,经过喷尿素溶液脱销、反应塔内脱硫、喷入活性炭以吸附重金属和残存的二(口恶)英,再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之后,焚烧烟气进一步达到脱氮、脱酸、除尘、去除重金属和二(口恶)英的要求。经过这些工序,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大幅降低。3月22日10点49分,焚烧厂主控室的电脑屏幕显示,二氧化硫含量是11.29毫克每立方,氯化氢的含量是9.83毫克每立方,分别达到北京市规定的200毫克每立方、60毫克每立方和国家规定的260毫克每立方、75毫克每立方的排放要求。
经过处理的烟气,各项指标不仅会显示在监控室屏幕的主页上,由于烟囱入口处安装了烟气在线分析仪,这些指标在厂区门口的LED大屏幕上也同时显示。记者询问为什么看不到即时的二(口恶)英数据,王炳胜解释,二(口恶)英测定目前尚无在线监测技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监管部门每年对焚烧厂进行1至2次的二(口恶)英检测,上次检测高安屯是在2月22日,采样数值为0.039纳克每立方,低于欧盟2000的0.1纳克每立方米标准。
排放达标的烟气进入大气,除尘器截留下来的飞灰则被自动送入密闭灰仓储存,定期外运到有资质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园区党总支书记郭团会介绍,为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垃圾焚烧、处理的过程,从2009年7月起,北京循环经济产业园把每周四设为开放日,主动邀请市民、媒体、环保人士等前来参观,在园区网站首页上就有预约窗口。
余热、沼气用来发电、供暖
垃圾焚烧体现循环经济
垃圾焚烧过程中还产生热量、炉渣,在产业园里,这些“废物”成了资源,也被有效利用起来,构成一个循环利用的链条。
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锅炉,把水加热成中温中压蒸汽,送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每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发出的电除产业园自用少部分之外,剩余部分已经并网到华北电网。
每年10余万吨的炉渣可以制成建筑材料,无法利用的炉渣被送到焚烧厂旁边的垃圾填埋场。记者看到的填埋场,有偌大的一片,用绿色的塑料膜覆盖着,上面均匀地压着一个个轮胎。由于填埋场位置比较高,湛蓝的天空、发新枝的树,园中风景可以尽收眼底,而且没有浓重的恶臭味。
“填埋物会在当天被推平、压实、覆膜。今年2月1日以后,填埋的只有炉渣,没有原生垃圾,味道就没那么重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是雨天,落在塑料膜上的雨水也可以顺着坡道汇集到排水沟,通过管道排放,跟垃圾渗滤液分离,也减少了臭味挥发的可能。
在填埋场,每隔25米还有一个大阀门。工作人员说那是导排气井,用来抽取填埋物发酵后产生的沼气,防止它长时间贮存后燃烧或爆炸。目前,高安屯采用负压技术,沼气通过管道,密闭输送到园区另一角的处理厂,可用于园区内供电、供暖和食堂做饭。
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等垃圾水,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环境。在产业园的废水处理车间,垃圾水经过反渗透过滤等多个环节,变成无公害的中水。目前每天的垃圾水处理能力约为550吨,可产生120多吨的中水,用于园区的绿化,剩余的废水已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
本报记者 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