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间出席2011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国际会议的专家认为,在资源型缺水的同时,伴随着水质性缺水,双重缺水特征凸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2011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国际会议6日在天津开幕。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以及国内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的代表300余人参会。
天津市科委副主任李宝纯说,天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天津及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根据规划,到2015年整个滨海新区对水资源的净需求量将达到6亿立方米。
正遭遇水资源紧缺困扰的远不止天津这一座城市。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闫金介绍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淡水资源短缺乃至水危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瓶颈制约之一。
据了解,当前中国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开源节流,一是大力开展全面节水,提高水利用效率;二是大力实施海水的有效替代,优化水资源结构;三是跨流域调水。
“但蓄水、跨流域调水等传统措施,只能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解决部分地区缺水问题,而不能增加水资源总量,难以全面解决缺水的根本问题。”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王世昌说。
李宝纯认为,发挥临海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天津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海水开发利用条件,利用海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天津市海水淡化日产淡水量达21.7万吨/日,预测2015年海水淡化水日生产能力达到48万吨/日。”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介绍,面对国际海水利用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中国海水淡化产水能力已从10年前的不足3万吨/日提升到60万吨/日,年海水直接利用量近600亿立方米。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海水利用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在15%左右。
虽然海淡水利用前景无限,但与会有关人士也反映说,在海淡水利用中目前还面临海水利用相关法规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市政管网和价格体系瓶颈、自主创新技术不多等诸多现实难题。(记者 周润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