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日本核事故没那么严重?专家拟再定级

2011年04月20日 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当日本极力阻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堆芯熔毁之际,同样背负核创伤的乌克兰人正在准备纪念史上最严重的核能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发生25周年。

  4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宣布,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等级由原先确定的5级调至最高级7级。在这个公众原本陌生的评级体系中,只有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曾经达到过这一级别。

  对此,有人批评日本政府“隐瞒真相”,有人忧心忡忡地四处寻找防辐射的偏方。作为常年进行放射性研究的专家,北京大学的郭秋菊也开始受到朋友们热切的追问:7级核事故到底有多可怕?

  “除了评级,衡量核事故的影响还要参考很多其他的因素。”北大物理学院副教授郭秋菊说。她同时介绍,尽管本次核泄漏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同样被评为7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影响相同”。

  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达到7级标准的10倍

  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条新闻。一名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正在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日本官方进行的评级已经从5级升至7级。在国际评级标准中,这是最严重的级别,也意味着比上一级造成更为广泛影响的“重大事故”。

  这一评级标准,来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1990年共同制定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如同用摄氏度去衡量气温、里氏了解地震强度一样,这个分级表能够对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核电厂事故进行量化的评价,从而“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迅速向公众通报有关核事件和放射事件的安全重要性”。

  不过,与地震的震级相比,核事故作为一种人为事故,不能完全用量化的方法去衡量。事实上,有媒体评论说,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意将核安全分类标准化,但该机构一直“让事故发生国根据复杂的标准进行事故评级”。

  在所划分7个级别中,1级至3级称为“事件”,4级至7级则被称为“事故”。区分“事故”和“事件”的标准,是看是否有人受到了1毫希伏特以上的辐射。4级与5级的区分标准,则要看是否有放射性物质释放到了核电站以外的地方。比如,1979年发生在美国的三哩岛核电厂事故,使周围居民受到的辐射“相当于一次胸部透视”,被评为5级。

  郭秋菊介绍说,在分级表中,尽管参考了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但泄漏的核物质多少则是分级评价的主要因素。不同于衡量人体受辐射剂量的单位“希伏特”,这种衡量放射性物质自身活度大小的数值,单位是“贝克勒尔”(简称贝克)。

  根据日本的官方解释,本次对核泄漏事故提高评级的原因之一,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大气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超过了7级所规定的标准。在评级表中,这一标准意味着,日本排放的全部放射性物质,已经超过了碘-131的活度1016贝克。

  不过,对于那些扩散到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人们无法通过仪器直观地衡量排放量,只能通过测量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来进行相应的推算。

  郭秋菊的实验室就摆放着一台这样的仪器。她介绍说,当空气从仪器相邻的两个气孔通过时,其中包含的放射性粒子就会打在探测器上,从而被监控仪器“捕捉”到它们的踪迹。

  根据日本官方的估计,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泄漏事故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达到1017贝克,相当于标准的10倍。

  日本核泄漏“升级”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而相应的,人们的担忧也更加理所当然。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一事故被与同样达到7级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不断进行类比。在1986年的那场灾难发生后,有31人因为受到过量核辐射而死亡,500万人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证实,4000人最后死于癌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