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的乌云再一次笼罩在全世界的头顶,人们在网络上四处询问:这一回,发生在日本的核泄漏会是一场同样严重的灾难吗?
相比于普通人的惴惴不安,专家们却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平静。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事务负责人丹尼斯·弗洛里表示:“福岛和切尔诺贝利很不一样,无论是释放强度还是释放值。这次事故完全不同。”
郭秋菊介绍说,根据当年的统计数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排放的总量是1.8×1018贝克。福岛的核泄漏虽然与它平级,但总量只有它的1/10。
尽管日本核泄漏还在继续,排放总量也会更加接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但这位核物理专家仍然笃定地说,即便日本泄漏的核物质活度总量等同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二者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在衡量一个核事故对人类的影响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级当然是一个标准,但排放方式和气象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郭秋菊说。
上世纪中期建成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不过,因为一个日常的关机操作错误,反应堆积蓄了过高的热量,最终发生了严重爆炸。缺乏安全保护的反应堆喷起冲天的放射性云团,“像通过烟囱一样”笔直上升,并且一度到达了2000米的高空,随着大气运动环游欧洲,最终覆盖了几乎整个北半球。
在接下来的10天里,反应堆持续吐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直到直升机不断投落沙土、铅块,才让它最终冷却下来。这场史无前例的核事故不仅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几乎都能监测到切尔诺贝利所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
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却和缓得多。在3月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中,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最终引发了三个反应堆的爆炸,其中一个发生了核泄漏。不过,由于设计的进步,福岛第一核电站增加了一个钢制的15厘米厚的安全壳,这就对核物质的扩散进行了一定的控制。放射性物质没有“直上云霄”,影响的范围也就更加局限了。
“等到放射性物质扩散到中国,它的影响就更加有限了。”郭秋菊说,“如何看对公众安全的影响,要看真正进入环境范围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虽然目前的分级制度下,排放量相同,但公众健康效应还有很大的差异。”
相比之下,美国圣迭戈大学教授马瑞·詹尼科斯的表述就直白多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把福岛核泄漏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提并论实在有点“太夸张”:“它们俩还差得远呢,切尔诺贝利可是一场很严重的事故。”
等到事故结束时,专家们会再给它定一个标准的级别
4月26日,正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纪念日。如今,这片区域依然被称作“鬼城”。不过,在信息更为公开透明的今天,很多专家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很难再次重演了。
郭秋菊一直觉得,人们对于“核”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你也知道,核的‘出身’不好,刚出现就被当成了武器。”
当日本的核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她开始需要不断应对一些“弱智”的问题,比如,“核物质到底长什么样?”
“核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感知不到,甚至受到辐射也不知道。”郭秋菊说,“这就更让人觉得格外的恐怖。”
在如今测量到的核辐射中,最常出现的放射性物质是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所以只要80天,它的剂量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不过,如果不慎吸入或者吞入体内,它会聚集在人体的甲状腺附近并且引发癌症。事实上,在切尔诺贝利的事故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的调查发现,18岁以下人群患甲状腺癌比例有了显著增加。
至于铯-137,它的半衰期是30年,相比之下,它需要300年才能消除。尽管在切尔诺贝利没发现案例,但科学家们研究证实,铯同样会在人体内累积引发癌症。
不过,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辐射远没有人们想象的接近。因为飘散到北京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过于微小,每天都在监控北京空气的郭秋菊,甚至几乎没发现数据的显著变化。
“其实,最严重的辐射威胁不是空气,而是食物。”郭秋菊说,“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通过我们吃进去的食品、水,或者是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对人体产生‘内照射’。”
这样的威胁也完全有办法解决:饭前洗手,吃东西仔细清洗,或者用开水煮一下,出门戴上口罩——“和对付感冒病毒一样”。
环境保护部的负责人则介绍说,日本福岛核事故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放射性污水,预计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样的影响并不大,只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我国影响的百分之一左右”,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目的不是指导行动,而是信息交流。”弗洛里反复强调,“评级不会改变日本官方在疏散、避难和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一位日本官员更是表示说,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这只是一个事故“临时”的级别。等到事故结束时,专家们会通过数据分析,再给它定一个标准的级别。事实上,1989年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本身,就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才制定出来的。
在这次让世界恐慌的级别调整后,一位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声称,整个分级表应当进行调整,把切尔诺贝利事故提高到8级或者9级,而不是“屈尊”和福岛核泄漏放在一起。
而郭秋菊则认为,衡量的尺度也应当进行调整:“放射性物质排放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排放方式和污染范围都应当被考虑进来。”
过去的一个月里,从“抢盐”到“毒菠菜”再到如今的“核危机升级”,人们的神经已经被这场核泄漏事故一次又一次地狠狠揪起。无论如何,日本核危机仍然在继续,并且在众多专家的眼中,“还没有停止的迹象”。(记者 付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