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甘肃电工坚守可可西里 “天路”电网不通不归

2011年04月20日 1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兰州4月20日电 (高建玺 )在海拔4700米的可可西里,王复刊带领队员坚守奋战了60多天。在高海拔、氧气稀薄、环境恶劣的环境中,他仍然对工作保持强烈的热爱,积极组织人员、合理分工、精心操作,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完成了冻土基础浇筑,正顽强地进行着铁塔组立。

  “五大三粗”点子多

  王复刊是青藏直流联网工程送变电公司可可西里施工二队二组技术负责人,面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艰苦施工环境,他说,“在这里施工最难的是基础浇筑,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冻土解冻后基坑塌方的问题,基坑塌方既延误工期,更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许多基坑开挖不得不在深夜时工作,24小时施工连轴转,所有职工都在现场,大家都很努力。现在铁塔组立简单多了。”

  乐观的小伙子,让在这高海拔,缺氧的施工中压抑减轻了许多。在现场他匆忙指挥着铁塔起吊。“±400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基比较小,可可西里尽管缺氧,但交通还算方便,很多地方可以用吊车施工,所以我们先是在地面组装塔体,然后用吊车吊起来固定,再组装横架,这样施工快多了,减少了高空的工作量,既安全,又省心。”这算是他的小发明了。“现在在可可西里的9个施工小组,能用吊车的都采用我的土办法。”王复刊满脸自豪。

  “英雄”也落泪

  王复刊,今年29岁,身高1.82米,甘肃人。他刚到工地85公斤重,高原工作很累,但吃饭没胃口,两个月体重减了10公斤,廋了一圈,连裤子都穿不成了。他说,现在在这里牵挂最多的是2岁的儿子和媳妇,天天打电话。媳妇总叮嘱他“要吃好,工作注意安全,顾好身体”。

  “牵挂最多的是媳妇,她一个人,还要带孩子,干啥都不方便,有事只能找朋友帮忙。”王复刊说。他告诉记者,父亲也是送电工,搞了一辈子测量工作,1997年退休在家。父亲很支持他的的工作。经常鼓励他好好工作,注意安全,把工作往前干。

  工作再累,也没有累倒这西北汉子;生活再苦,他还是坚持每天下工地工作;环境再差,他依然咬牙挺着。提及他的母亲,王复刊忍不住流下眼泪。“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有病从不告诉我,有困难想办法克服,始终鼓励让我在这里安心工作。打电话,她总是说‘什么都好’。其实,我很清楚母亲的身体,我很内疚,但没办法。”王复刊说。

  “天路”电网不通不归

  问起他的同事,王复刊说,工作枯燥,施工环境差,但大家对工作都很卖力气,遇到困难大家都互相帮忙,他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高原缺氧,确实记忆力差,所以明天要干的事,大家都互相提醒,帮着记事情。

  王复刊给我们回忆了3月30日组塔的一幕。他说,那天组立的是可可西里的1454号塔,当时立塔时,早上一直下雪,还刮着风,因为工期紧,大家比着干,现场没有停下来,很多人冻得皮青脸肿,手脚麻木,还是坚持干,晚上回去后有人就冻感冒了,但第二天坚持上班,没有一个要回家的。

  王复刊参加过去年的甘肃河西750电网建设“大会战”,他在山丹工地。“那里的海拔低,风小,人干活舒服。” “在高原干活,人特别费劲。加上天气冷,干活身体很不舒服。”“可可西里的不冻泉一代每天下午还要刮6级以上的风。为了早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大家相互鼓励。”“虽然累,但当看到自己浇筑的地基,看见自己竖起的铁塔,就非常高兴。”“我们9个组,每天都比看谁的进度快,立的塔的基数多。” 王复刊说。

  王复刊表示,再坚持两个月工程差不多就干完了,那时就能回家,但“天路”电网不投运,我们送电工人都不回家。(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