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石化、中粮“试婚”纤维素乙醇

2011年04月27日 11:00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彭博社4月18日报道,中石化集团拟与中粮集团及诺维信公司于今年6月开始在中国合产纤维素乙醇。

  报道称,诺维信中国区总裁柯铭表示,诺维信会向中粮及中石化独家提供原料直至2013年,并会与它们分享技术及制造过程。

  此消息传来,引起业内人士和投资者高度关注。然而,据本报最新得到的消息,此报道有失实之处。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关部高级经理朱晓青对本报说,柯铭当时的意思是,诺维信与中粮、中石化已完成500吨纤维素乙醇中试技术设备,并已具备量产能力,但并非去年三方商定的万吨纤维素乙醇示范项目已建成投产。

  另据本报从中粮内部人士处得到的消息,该合作项目已上报中粮董事会,正在等待审批,最快有望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工建设,明年底投产。

  业内人士认为,具有庞大成品油销售网络的中石化加入此次合作,对促进纤维素燃料乙醇乃至整个生物燃料的推广性应用十分有利。

  三方合作源于看好产业前景

  事实上,诺维信谋求与国内企业就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合作的历史可追溯至5年前。

  2006年,诺维信便开始与中粮在中国合作中试项目,并于去年5月与中粮、中石化达成联合开发纤维素乙醇的合作协议,明确中粮与中石化将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建设纤维素乙醇示范工厂,而诺维信将为该工厂提供酶制剂。

  “关于建厂申请已报至集团董事会和集团党委,正在等待审批。”前述中粮内部人士说,“有望于去年商定时间即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建厂。至于项目投产日期,还要等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最快可能会在明年底。”

  该内部人士同时表示,该示范项目初期生产规模为1万吨/年,厂址很可能选在全国玉米主产区的黑龙江省肇东市。“由于《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尚未出台,受其确定的燃料乙醇生产规划目标影响,该示范项目初期实际生产规模和未来生产规模都还不能确定。”该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次国内两大巨头企业合作,无疑都看好了这种可替代能源的未来潜力。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大约为6-7亿吨,除去饲料和还田的应用之外,每年还大约有2亿吨可用于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3000万吨左右,这几乎相对于目前我国汽油消耗总量的43%。同时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将因此减少10%。这对于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的中国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记者注意到,4月20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每桶111.45美元,上涨3.05%。“高油价”时代迫切呼唤燃料替代品的出现。在核电大规模开发面临安全性质疑的今天,加速开发利用包括燃料乙醇在内的生物质能,已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或将助推生物燃料产业快速发展

  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看来,作为合作方之一的中石化具有丰富的成品油销售网点,拥有近3万座加油站,此次联合中粮集团及诺维信公司生产纤维素乙醇,对促进这一生物燃料的推广性应用十分有利。

  “纤维素燃料乙醇是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该合作项目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后,将会消除生物燃料与民争粮的矛盾,并推动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快速发展,预计未来生物燃料将会成为我国成品油的主要替代产品。”周修杰乐观预测说。

  某参与制订《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规划》(尚在征求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新一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研发和示范,发展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纤维乙醇示范,争取实现纤维素等关键原料、生产装备和工艺、生产成本的突破,形成万吨级规模生产能力。

  据此,此示范项目或可视为推动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一大举措。

  前述中粮内部人士认为,纤维素乙醇既能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危机,又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肖明松表示,这次中石化积极参与该项目,是因为受近期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国家鼓励其介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他同时介绍,中石油等国内企业在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方面仍持观望态度。

  在某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企业之所以对开展生物燃料项目不积极,是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一产业的态度尚不明朗,而相关部门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示范项目的运作效果。“由此看来,这一示范项目的意义便变得异乎寻常:如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其他国内企业也会在政策支持下迅速进入此领域,这对整个纤维素乙醇产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该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中国能源报》记者 李永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