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又见电荒。
“才过了几年宽松一点的日子,没想到又面临电荒。”连日来,在电力需求大省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任李继红每天都在忙同一件事:把周边省市富余的电“挖”过来。尽管日购电力已在计划基础上激增300多万千瓦,但拉闸限电仍无法避免:大量企业不得不在开春就面临“开三停一”“每周停二”等限电措施。
从3月份开始,在有“伞业之都”之称的浙江上虞市崧厦镇,2000多家中小企业就开始面临“开三(天)停一(天)”的限电措施。不仅如此,镇长章瀚告诉记者,按现有情况看,夏季生活用电高峰期缺电现象只怕会更糟糕,用电缺口会更大。
位于浙江东北部的海盐县,企业一样饱受缺电之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该县相关企业目前每周错避峰两天。据海盐电力调度部门统计,4月中旬,该县最高电力负荷达32万千瓦,缺口超过6万千瓦,缺口幅度近五分之一。
记者采访发现,企业普遍担忧用电紧缺将对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来临,这种担忧正在升温。浙江省有关方面反映,用电紧张已成为当前企业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并已开始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由于担心高峰期用电紧张影响订单正常履行,一些企业不敢放心接单。
“当前的形势确实很严峻。即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十一五’期间,也不曾像今年3月份这样缺电。”浙江省电力公司人士对记者说。统计显示,3月份浙江供电能力维持在3600万千瓦左右,供需缺口一度超过250万千瓦。
分析人士指出,浙江电荒的重要原因是新增供电能力跟不上用电需求的增量。
数据显示,该省去年3月份以来增加用电负荷600万千瓦左右,而按照现有电源建设规划,2011年计划投产的统调装机容量只有260万千瓦,2010年该省新投产装机容量则仅为83万千瓦。
对此,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董朝武说,上一轮电荒过后,浙江在2005年以后新上过一批装机容量,但受沿海火电厂址等资源的限制,大规模建火电厂的空间有限,出路还在于外省输入电力的通道建设。
不过,此“出路”似乎并不顺畅。记者多方获悉,2008年左右,宁夏与浙江省两地政府就开始接触洽谈从宁东煤电基地输送至浙江北部的电力通道建设规划,输电容量可达760万千瓦,但这一规划申请报到有关部门后,至今无下文。
此外,浙江在2010年上半年向有关部门上报皖电东送交流工程的核准申请,目前电力部门线路工程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已全部完成,“三通一平”施工项目部均已准备就绪,进站道路、桥梁等工程也已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但是,核准批复仍迟迟没下来。
“这是一种预料之中的‘困局’。”董朝武说,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电网电力缺口将达到300万至500万千瓦,2012年预计为600万千瓦,2013年则可能是800万千瓦。
对于饱受缺电之苦的企业来说,这显然不是好消息。诸多浙江民营企业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力紧张问题,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保证企业的正常用电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刘永强则建议企业一方面主动了解和配合电力部门的“削峰填谷”措施,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用电管理,降低用电浪费,尽可能降低电力短缺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而对于各级政府而言,电荒考验也增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记者在浙江省工业用电比重最大十个行业用电情况表上发现,今年1至3月用电量增长率最高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幅为73.17%,其次是非金属矿制品业,同比增幅为23.82%。而在地方政府提交给电力部门的、要求实施差别电价(主要是加价电价)的企业目录名单中,只有6家企业。
分析人士说,按规定可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这个门槛定的高还是低,地方政府有很大发言权。(记者胡作华、华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