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的灾后重建,让“三江源”保护的践行者看到新的希望,国家项目的支持,大笔资金的进入,需要推动的只是一个更适合当地的保护和发展模式。然而,什么样的模式更适合三江源,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中华水塔”是它的另一个名字,那里曾水草丰茂,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然而近几十年来,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这个地方的生态急剧恶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冰川、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玉树州委副书记文国栋说,现在就玉树来讲,退化的草场面积已经达到54%,整个草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6%,鼠害的面积在玉树接近20%。沙化面积每年以7.8万亩的速度在扩大。“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叫我们保护区管理局雇人去保护有很多难题,外来人员对高海拔不适应,对环境不了解,对当地的生活生产方式不适应,就是适应了以后,也很难长期在那里工作。”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德海说出了工作中的苦衷,保护区15.23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有国家正式编制的只有13人,工作站的基本维护有时还得借助抽调,这么大的区域,有非法采金、偷猎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及时发现并制止。
一方面是保护区域大,不好管理,一方面是牧民对草原与生俱来的情感,保护的路子能不能找个结合点?政府、商业力量、NGO、当地原住民,都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的答案,在这场寻找中,模式和路径都很重要,而让原住民回归主角地位,成为真正持久的保护力量,更是不可忽视的原点。( 小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