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上调15个省市工商业和农电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上调1.67分。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是在中国面临七年来最严重“电荒”和物价总水平高企的双重压力下的权宜之策,旨在供需层面既提高发电积极性又抑制高耗能用电,一定程度上将缓解电力紧张。由于不涉及居民电价,预计对CPI(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有限。
这是自2009年以来销售电价的首度上调。涉及的15个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贵州。另外,发展改革委已于4月10日起上调其中12个省份的上网电价,安徽、湖南、江西的上网电价自6月1日起与销售电价一起上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认为,眼下蔓延全国十多个省份的电力紧缺是这轮电价上调的直接原因。
由于“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长期得不到理顺,在煤价一路上涨的背景下,发电企业“越发电越亏”,此前上调的十几个省份上网电价也挤占了电网利润空间。薛静说:“此轮连带上调终端销售电价,有助于保护发电和供电企业积极性,同时抑制高耗能行业用电需求,从而削掉用电高峰时段的最高负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荒。”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认为,此举将从供需层面缓解“电荒”,“不过,管用的前提是电煤合同价格必须严格监管”。发改委已要求严格监管煤企涨价。据分析,如果煤价每吨上涨超过40元,将抵消本次上调上网电价。
专家预计,高耗能企业用电在此次调价中将首当其冲。今年前4个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猛增12.4%,尤其是制造业用电持续旺盛。其中,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行业1-4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11.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1%。
薛静指出,此次上调销售电价是有效反映供需关系的市场化行为,一批过快扩张的低能效的高耗能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林伯强则认为,对高耗能企业的影响将在3-6个月内逐渐显现,至于对高耗能企业的调整有多大成效,要看是否继续推高煤价。如果高能耗能企业的需求继续上涨,将直接推高煤价上涨。
至于上调电价对中国目前高企的CPI有何影响,接受采访的数位专家表示,此次调价由于没有涉及居民用电,因此对CPI的影响非常有限。
“由于居民电价暂时不调,就进不了居民消费指数,不会对CPI产生直接影响。而对CPI的间接影响,更多是通过工农业用电价格的传导显现出来,但传导非常有限,对CPI的影响不超过0.05个百分点,并且这种传导滞后,时间可能要3-6个月。”林伯强说。
他同时认为,电价上调不一定会推高CPI,反之有可能缓解CPI的上涨压力。“如果不调电价,需求不变,供应由于限电而减少,对价格就有上涨压力。”
薛静认为,工业企业的价格传导不畅,企业会自己消化一部分电价上涨因素,对最终CPI的影响有限。“此次发改委不调居民电价,应是经过反复测算,有意避开对CPI的影响。”
至于发改委是否会在年内再次上调电价,专家认为将主要取决于“电荒”缓解的程度和CPI走势。“政府现在处于‘调一调、看一看’的境地。这种价格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只是短期权宜之计。”林伯强指出,此次只上调中国一半地区的电价,将加重余下电价未调省份的博弈。
他认为,中国要走出“电荒”反复出现的困局,根本上还是要理顺煤电价格机制。“煤电联动是目前情况下走得通的价格机制。当煤价大幅上涨时,机制设计上要求煤炭企业、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用户等每个环节都消化一些。”
(记者 郑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