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四川非居民用电每度涨0.52分 居民用电价格不变

2011年06月01日 14: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川非居民用电价格为何实际是涨0.52分/度而不是0.4分/度

  此次四川销售电价的平均上调幅度是0.4分,但由于四川居民用电不调价,居民用电价格调整这部分则要由工业、商业等其他用户来承担,所以四川非居民用电的实际调价幅度要比平均上调幅度高,为0.52分/度

  四川非居民用电今起上调

  省发改委昨日向全省各地转发通知称,6月1日起,除居民生活用电外,其余工业、商业等各类用电价格每度上调0.52分。

  而昨日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从6月1日起,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15个省市上调销售电价,平均每度电上调1.67分,其中四川销售电价平均上调0.4分。

  为何实际上调是0.52分呢?对此,省发改委资源和环境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解释,0.4分是指平均上调幅度,但由于居民用电不调价,居民用电价格调整这部分则要由工业、商业等其他用户来承担,所以实际调价幅度要比平均上调幅度高。

  省发改委在转发通知中称,为补偿火力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部分成本,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适当提高统调燃煤电厂和燃气电厂上网电价,调整后,统调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为:安装脱硫设施的每度0.4087元,未安装脱硫设施的每度为0.3937元。

  农村饮用水供电价调为居民生活电价

  昨日,省发改委资源和环境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电价调整中,除居民电价暂不上调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价格由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价格调整为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合表用户),每度电最高下调幅度为0.2615分,“这对于农村饮水工程是个很有力的支持。”

  他介绍,目前四川的国网电价分为电网电价和列入国家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区、市、县销售电价两个价区。合表居民电价分为两档,低于1千伏的为每度电0.5224元,高于1千伏的每度电0.5124元。而原电网电价中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价格不满1千伏的每度电售价为0.7839元,1~10千伏的每度电售价为0.7689元,35~110千伏以下的每度电售价为0.7539元,列入国家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区、市、县的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价格比电网电价略低,在统一调整为合表用户的居民生活电价后,最高下调幅度为0.2615分。

  省电力公司:有助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

  昨日,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就非居民用电价格上调一事对媒体作出说明称,国家发改委在几经权衡后,终于在5月27日作出了上调部分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和上调部分省市销售电价的决定,虽然上调幅度与电力企业诉求还有差距,但对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保障正常合理的电力供应仍有着“积极的、及时的意义”。

  “对于以水电为主的四川电网而言,电价调整不仅可以提高网内火电企业发电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支撑四川电网丰水期的‘川电外送’,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眼下部分省市愈演愈烈的“电荒”,已发出了明确的信号,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电价和不断上升的成本,已使电力企业背负沉重的经营压力,除了少发甚至不发外,别无选择。

  省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四川水电比例虽然占了三分之二强,但以缺乏调节能力的径流式水电站居多,四川电力“丰余枯缺”特征明显。电力公司该负责人介绍,在丰水期,四川电网电力电量虽然相对富余,但仍然离不开火电厂的电压支撑、调峰和事故备用。当火电厂因电煤价格攀升而难以为继时,四川电网丰水期川电外送便缺少有力支持。伴随而来的就是外送能力锐减、省内水电窝电弃水和负荷中心拉闸限电,四川丰富的水力资源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国家发改委综合考虑调整电价,不仅有利于补偿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部分成本,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这位负责人说。

  华电集团四川公司:这种涨幅是“杯水车薪”

  上网电价调高后,对火电厂的影响有多大?昨日,华电集团四川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这种调整幅度对于电力企业是杯水车薪。”他说,华电的标煤单价去年全年上涨了148元,今年又上涨了155元,目前已达到980元左右,而上调一分钱电价只能消化掉电煤上涨的17元价格,“5厘多只能抵消原煤价上涨的10多元。”他介绍,目前电煤价格的上涨已让电企无力采购,目前该公司电煤库存量只有30万吨,“各电厂情况不同,主要的电厂只能烧一两天,还有些电厂库存量不足一天。”

记者 韩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