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就污染事件道歉了。(6月11日 中国经济网)
就像双汇就瘦肉精事件道歉一样。
这样的道歉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很多时候更像是一场迫不得已的公关危机处理。
“哈药几厂出品”的广告满天飞。让我们伤心的是,为什么我们信任的品牌都一个个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出这些完全可以避免的负面事情。类似于哈药、双汇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有回转的余地,像是三鹿这样的,就彻底game over了。
这些事情留给我们的除了对于民族品牌陨落的一声叹息之外,还有对民族品牌发展的一种忧虑。民族品牌在起步的时候,可能会严格要求自己,一套管理程序也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民族品牌那种缺少历史和管理底蕴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以往的管理制度开始驾驭不了快速扩张的企业规模,在企业的运营上甚至会出现一些真空地带。在企业向好的时候,这些缺点都被人忽略了,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无关轻重;可是一旦发作起来。这些真空地带又往往带着对企业的致命打击。
缺乏一种办“百年企业”的对历史、对民族负责的意识态度,也是这些民族企业巨无霸屡屡出状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利润的追求,让这些企业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也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在市场竞争中,这些企业迷失了方向,一些“饮鸩止渴”的办法也被拿了出来,被当做市场竞争的“法宝”高高祭起。企业出状况也是早晚的事,而且越是登高越是跌重。
等到出状况了,被媒体曝光了,这些企业才恍然回过神来,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急急忙忙又是补救,又是道歉,希望取得消费者的原谅和市场的重新接纳。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消费者也从来不接受道歉,因为企业的错误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毁灭”,也是对消费者的“身体毁灭”,希望市场相信眼泪,希望消费者接受道歉,那都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和无意义的公关处理罢了。
我们不希望看到下一个哈药,我们也不想听到下一种道歉。遇到这种情况,企业唯有自我承担并且早日自我警醒,以避免登高跌重,或者干脆万劫不复。张军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