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青藏联网工程:奋战在“电力天路”上的川电铁军

2011年06月14日 1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青藏联网工程:奋战在“电力天路”上的川电铁军
高原生活让川电人皮肤变得黑红。中新网发 杨林 摄
奋战在青藏联网工程五道梁的川电人。中新网发 刘忠俊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玉树6月14日电(刘忠俊)14日,青海至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以下简称:青藏联网工程)第3标段进入收尾检测调试阶段,来自四川的1200多名电力建设者攻坚克难,挑战“生命禁区”,克服高海拔、低温、缺氧等种种困难,为确保青藏联网工程11月投入运行奠定了基础。

  国家电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送变电公司)承建的青藏直流工程(格尔木~拉萨±4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第3标段,线路全长97.494公里,铁塔228基,位于青海省玉树境内的可可西里腹地五道梁,这里是整条施工线路含氧量最低、平均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之一。

  青藏联网工程直流工程3标段放线队队长张洪兵说,6月以来,这里天气一天四变,阳光、大雪,冰雹和狂风呼啸,同时又是强烈日照。“雪把阳光反射到身上,只要三四个小时就要发红脱皮,不戴墨镜的话,半个小时就流眼泪了。”张红兵摘下墨镜,记者看到其脸上除了眼眶色泽较淡外,其余都是黑红色。

  “五道梁上的生活物资大多要从28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运送,但由于路途遥远,新鲜蔬菜供应不上。吃水也要到200公里远的纳赤台去拉,水贵如油,水管经常被冰冻。洗澡成为大家的一种奢侈。”国家电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刚介绍说。

  “五道梁处在昆仑山口和唐古拉山口之间的洼地,这里空气流通不畅。”3标段项目副经理徐源告诉记者,在五道梁吃了像没吃,没吃像吃了,吃没吃饱不知道。最重要的在高原上吃饭不能吃的太多,只能是平时的一半。大多时候工人都不想吃饭。“每个工人都在练减肥功。”徐源笑着说。

  “在五道梁施工条件艰苦、气候恶劣,即使提高人工费用标准,仍然是一批又一批的外协工撤离工地,队伍的稳定成了第一大难题。”徐源说,为尽快稳定军心,他一方面找外协工了解情况,逐队逐班谈心,为每个外协工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氧气瓶,了解外协工心里状态,解决高原生活困难。

  记者与徐源交谈中发现,“兄弟”是其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他说,每个项目上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大家凑在一起就是缘分,就是兄弟。不仅对自己的员工,对于外协工,徐源也充满了兄弟感情。

  “这里条件这么艰苦,如果仅仅是为了钱,大家都不得干,徐经理是留住了大家的心!”从广元来的外协工刘长春说,有什么想法外协工都喜欢和徐源说,因为“徐经理把我们当兄弟。”

  见到有四川老乡来,项目总工程师杨与平从三楼宿舍跑来迎接。高原生活早已让他的皮肤晒得黝黑。杨与平说,刚开始来五道梁时高原反应强烈,本来就瘦小的他一下子减了20斤,差点当“逃兵”。

  杨与平从结婚开始,就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他从山东工程完后,就直接上到青藏线,至今有半年没回家了。杨与平说一次爱人带着两岁大的儿子到格尔木探亲,自己冲上前想抱抱儿子,谁知儿子一下子躲到妈妈后面,一双大眼睛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他,让他感到无比心酸和无奈。后来经过父子一段时间的“熟悉”后,孩子才肯让自己抱,当看到儿子的天真烂漫的表情时,他也在一刹那间体味到什么叫“有家的幸福”。

  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四川送变电公司1200多名建设者在可可西里这片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搭起帐篷、板房,克服高寒、缺氧、风沙大、气压低、紫外线强等不利条件,经受住高原反应,全身心投入到“电力天路”的建设中。(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