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废水、废气和废渣违规排放被央视曝光。目前,环保部门已令排污企业对产品进行停产或减产,以降低排出废水的污染浓度。
说起哈药集团,大家最熟悉的是其在电视上长年播出的“做良心人,制精品药”的企业广告。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天天在电视上“拍良心”的全国医药“百强企业”,排污口污水COD排放量达到1180mg/L,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120mg/L近10倍。消息一出,哈药集团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
据报道,这并不是哈药集团第一次“闯祸”,当地有居民长年戴着口罩生活,即使在夏天。《人民日报》等媒体曾对哈药总厂排放臭气扰民一事进行过报道,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更是就此连续两年联名提案。
哈药排污事件让人不由得想起了“3·15”期间被曝光的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一样的全国知名企业,一样的城市“名片”,一样的电视广告明星,一样的当地利税大户和发展龙头。
如果说治污和严格检验需要大投入,那么精美而有气势的电视广告需要的投入一点也不亚于前者。这些企业的电视广告,要么占据黄金时段,要么聘请明星代言,一看便知身价不菲。企业为什么舍得拿大把的银子做广告却在治污、食品安全上如此疏漏呢?广告是“面儿”,消费者看得见;治污、食品安全是“里儿”,没人揭便看不见。
哈药总厂为什么能够“一片顶五片”呢?应该说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脱不了干系。当地群众对哈药总厂排污的质疑,此前有关方面多次以“排污达标”来回应,而对于媒体的采访要求,有关方面甚至用“保密”来搪塞。
为了清除地方保护主义对于违法企业的荫蔽,专家、学者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垂直管理,将企业监管部门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让相关管理部门直接听命于国家部委,起到制衡和监督地方政府的作用。比如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包括修订环境保护法,完善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地方保护主义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责任追究。
还有专家提出探索利用经济杠杆破除地方保护。通过构建污染赔偿法律制度,组建地方政府环境污染赔偿基金,让地方政府为自己的渎职失职行为买单,促使地方政府考虑污染成本,改变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有一个方法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电视上的明星企业,监管部门挨个儿捋一遍,看看“里儿”怎么样,以此监督企业自查。既然是龙头企业自然应该带个好头,但凡要“面儿”的人,总不好意思让“里儿”太差了吧。丰台区检察院 韩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