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亿建十大重点水利工程
从天津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本市计划筹措800多亿元资金,用于发展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十大重点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干线及配套工程:2014年全面建成
新建(王庆坨水库)、改造(北塘水库)2座调蓄水库,建设到滨海新区的引水供水工程,扩建引滦入宁河、汉沽、武清输水工程,改建西河枢纽泵站。到2014年,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和配套工程,确保顺利通水,年新增外调水量8亿立方米。
独流减河综合治理工程:实现“治河取土造滩修路”一举多得
清淤扩挖河道、新造滩地67公里,加高加固堤防51公里,建设生态景观,堤岸改造和滨石高速公路建设结合,做到“治河、取土、造滩、修路”一举多得。到2013年底,独流减河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实现良好的自然生态效果。
永定新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加高加固堤防81公里
清淤扩挖河道66公里,加高加固堤防81公里,按照自然生态原则,改造堤岸滩地,对沿线污水截污入管。到2015年底,永定新河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实现蓄水功能,提升沿河生态环境。
潮白新河综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59公里,修复堤防142公里
疏浚河道59公里,修复堤防142公里,在宝坻城区段、京津新城段、宁河七里海段,实施沿河造滩、绿化等生态治理。到2015年底,潮白新河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沿岸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蓟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加高加固堤防145公里,治理险工险段48公里
加高加固堤防145公里,治理险工险段48公里,在宁河新城段、汉沽城区段、中新生态城段,实施沿河生态治理。到2015年底,蓟运河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海堤建设工程:将基本建成综合防潮工程体系
结合滨海新区各功能区需求,分段建设一线海堤170公里,与围海造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到2015年底,基本建成一线与二线海堤相结合的综合防潮工程体系,防潮标准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清水工程: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今年消除黑臭实现水清
用三年时间,综合治理河道60条、349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21座、配套管网635公里,确保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今年消除黑臭、实现水清,环城四区明年消除黑臭,实现水清,两区三县建成区用3年时间消除黑臭、实现水清。到2013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35万吨/日。
中心城区排水工程:积水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
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改造17处积水片、16处排水空白区以及雨污合流地区,改造老旧管网、排水泵站,清淤河道。到2015年底,中心城区积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排水标准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城市水源地环境治理工程:将保持地表水质Ⅲ类标准
结合蓟县新城建设,实施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源治理工程,建设于桥水库湿地生态预处理系统,协调推动引滦上游地区治污工程。到2015年底,于桥水库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保持地表水质Ⅲ类标准。
水库建设改造工程:显著增强蓄水、供水、防洪、生态等功能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改造提升北大港、团泊洼等水库,新建黄庄洼、泗村店等水库。到2015年底,显著增强水库的蓄水、供水、防洪、生态等功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十二五”时期,本市还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农业水源建设、农业节水灌溉、扬水站更新改造、农村河渠清淤、桥闸涵维修改造、农村水环境改善等10项农村水利专项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改善农村水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记者白俊峰马波)
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
5年实现6大提升
从天津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后5至10年,本市将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立足市情水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天津特点的水利现代化路子,基本建成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相适应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到2015年,实现“六个显著提升”:
水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新增外调水量8亿立方米,再生水、海水淡化利用量,分别达到6亿、1.4亿立方米以上,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保证率大幅提高,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防汛抗旱能力显著提升。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防洪圈,加快建设城市排涝、山洪灾害防治、防潮工程设施,健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城市防洪和防潮标准超过百年一遇,中心城区积水淹泡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搞好重点河道综合治理,海河干流等主要河流水系,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地面沉降得到有效遏制,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农村污水处理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水利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型农业,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农田排涝标准大幅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
水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0立方米以下,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40%以上。
水利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立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等机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记者白俊峰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