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正在加快上马水电站项目。目前全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已经有68家,其中只有一家通过环评并到地震局登记注册。对此,当地地震、环保部门反对无效,招商局帮助无证水电站上马,只为了水电开发每年给地方带来的2000万元财政收入。专家指出,舟曲冒险大建小水电,“简直是不要命了”。(央视《经济半小时》8月3日)
事实上,68家水电站只是白龙江流域水电站的一部分,在舟曲所在整个白龙江流域,水电站项目已经超过了1000座。那么,舟曲县为什么敢于不顾科学,大上特上小水电?仅仅为了区区2000万元的财政收入就置地方安危于不顾,甚至完全遗忘了刚刚发生的地质灾难?疯狂的现象背后,透露出的其实是落后地区如何发展、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以及我们如何记取灾难教训的问题。
泛泛的指责并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还需要一些“同情与理解”。对于一个财政极度饥渴、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县而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几乎就是一件天然正当的事情。因此,滚滚的白龙江被地方政府盯上并不稀奇。以每年2000万元的财政收入为例,这点钱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却占到了舟曲县全年财政收入的四成,份额如此之大,地方官员不可能对此漠不关心。
可见,欲求解舟曲小水电问题,必须首先直面落后地区如何发展的问题。此前有关方面宣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中央和甘肃省投入资金50亿,用于舟曲灾后重建、恢复生态。如此浩大的财政投入,却抵不过地方政府看似极其微薄的财政收入。其间,一方面固然有舟曲缺乏长远眼光、只图眼前政绩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回避的冲突。
也即,在国家和甘肃省大规模投入以求恢复生态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通盘考虑地方的发展问题?如果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干涸的状态,不仅无力解决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也很难为大规模的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以白龙江开发为例,既然舟曲县大干快上审批立项了68家小水电,那么,有关各方理应提前介入、通盘考虑这种水电诉求。结合当地气象、地质、环境的具体状况,作出相对科学的决策,可以开发的则开发,存疑的叫停,不能开发的坚决杜绝。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和负责任的态度。
舟曲小水电泛滥的现象告诉人们,有关各方其实并没有真正记取地质灾难的教训。眼下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泥石流灾难发生以前发展思路的延续罢了。专家透露,舟曲泥石流导致当地41个在建、已建水电站工程出现了岩石稳定性差、河道被堵塞等问题。然而,一次造成1471人死亡、294人失踪的特大灾难,似乎并没有起到足够的警戒作用。灾难过后,一切依然如故。可见,记取教训云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舟曲县开发小水电的疯狂还在继续。或许,因为央视的曝光,其势头会有所减弱,那些未经许可即立项上马的小水电也可能会被叫停。但是,如果不去切实探讨解决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不进行深刻的灾难反思,则类似的饮鸩止渴之举,将不会真正中止。风头一过,涛声依旧。胡印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