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甘肃舟曲重建注重生态建设修复“绿色屏障”

2011年08月07日 11:3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在进行的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重建中,中国投入了超过50亿元资金,其中约2亿元资金将专门用于生态重建。

  “将这么大重建资金投入到生态修复中去,这将为舟曲城区未来的安全和发展,营造一个‘绿色屏障’。”舟曲县林业局局长王都吉才说。

  这是在遭受到惨痛的教训之后,痛定思痛的一项决定。2010年8月8日凌晨,发生在当地的泥石流,裹挟着大量的巨石、泥沙横贯城区,造成超过1500人遇难的惨重后果。

  “去年舟曲之所以会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生态破坏严重是重要原因之一。”王都吉才说,正是为此,才会有生态修复等资金在全部重建资金中占如此高的比例。

  他出生在舟曲,今年已经50岁了,对舟曲的一山一水都非常熟悉,“舟曲城区附近原来有99个泉眼,因此被称为泉城舟曲,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但现在泉眼已经少多了。”

  当地人认为,泉水减少是因为城区背后的翠峰山上树木不断减少的缘故。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加剧了山体的水土流失。

  在重建规划中,中国安排了约2亿元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包括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在内的五大项目,已经全面开工。项目覆盖了舟曲县14个乡镇的210个行政村,占到了全县乡镇总数的8成。

  甘肃省省长助理、甘肃省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夏红民介绍,全部重建资金中,用于生态修复和重建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的资金总量接近50亿元总投资的近四分之一,出发点就是为舟曲居民安居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单纯的修复和重建不是办法。除处理一些陆续出现的地质灾害外,未来的一段时期,避免在发展中继续对生态造成破坏和逐步修复已经造成的破坏,是需要同时进行的重要工作。

  在舟曲,目前当地正在积极考虑如何从源头减小对生态的破坏。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为当地群众提供更清洁的薪炭来源,避免林木继续被砍伐。

  王都吉才说,在封山育林之后,为保障群众不至于为做饭、取暖薪炭问题重新砍伐树木,当地正在考虑采取“以电代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方式,通过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确保生态修复成果。(记者 宋常青 朱国亮 王艳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