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稀土矿区“沙漠化” 东江源头“饮水难”

2011年09月23日 10: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光秃秃的大山没有任何植被,仿佛被人剥去了绿色外衣,露出大型挖掘机留下的道道伤痕;水土流失造成了山地土壤沙化,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矿区附近的河流发白变浊,河床和岸边堆积着淡黄色的稀土尾矿……

  在富含离子型重稀土的江西寻乌县,记者看到了过去几十年为出口而大量开采稀土留下的严重“后遗症”,人称“江南沙漠”。

  45岁的谢荣帮家住寻乌县石排村,站在他家院子里就能看到对面山上1800亩的双茶亭矿区。这里的稀土开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采用的池浸工艺需要先砍树除草,再用推土机把整座含有稀土的山推到池子里用硫铵水浸泡,浸成母液后,再用碳铵或者草酸进行沉淀,俗称“搬山运动”。

  当时包括谢荣帮在内,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矿上打工,收入在当地也算高的。然而一两年后,“搬山运动”的恶果开始显现,山秃了,水臭了,土地沙化,尾砂随雨水下泄压占农田、淤塞河道。村民们不再敢直接饮用河水,甚至不敢用河水灌溉种植的脐橙,而是在远离矿区的地方打井取水。

  后来,井水也不能饮用了。谢荣帮从离家1公里外的对面山坡上引了山泉水到家里。在他家院子里,记者看到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从拇指粗的塑料管里流出,被收集在两个容量30升的塑料桶里。“现在好些,装满这么一桶水大约要1小时,冬天更慢。我们这儿喝水太难了!”谢荣帮说。

  由于矿山整合、矿区环评等因素,赣州地区的稀土矿目前已经基本停产。从2009年开始,寻乌县政府投入500万元,在双茶亭矿区探索用茅草、狗尾草等覆盖地面固土,再种植桉树、胡枝子等乔灌木保水。目前,矿区已初步复绿,但河水井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仍然不大,真正恢复生态还需投入2000万元、几十年时间。

  寻乌县作为东江发源地,是香港饮用水的源头。为让香港居民喝上干净水,寻乌县关停了106处稀土采矿点,全县稀土分离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状态。这导致当地招商引资受限,政府税源萎缩,群众生活困难。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44元,2.6亿元的财政收入在江西100个县(市、区)排名倒数第二,迄今仍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在东江第一村三标乡东江源村,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00元。记者在离水源头最近的谢国通家看到,房子全是土砖房,墙壁没有粉刷,窗户没有玻璃透着风,用不起电,也没有电视机。一家四口的午餐,只有半碗南瓜下饭。

  目前,寻乌县还有27.56平方公里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稀土废弃矿区亟待治理,资金缺口达数十亿元。寻乌县县委书记赵多仙说,寻乌稀土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寻乌水为下游群众提供了水源保障。他希望,过去大量使用寻乌稀土资源的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下游正在享用东江水的粤港地区加大生态补偿,中央财政也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寻乌恢复稀土矿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傅刚、王希、林艳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珊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