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我的家乡河南南阳。记忆中,家人们常常去水库边游玩,自己平日也了解过不少水库的修建历史,可在这次采访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对于这座美丽雄伟的巨大工程,很多人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记忆。
在一篇不长的新闻里,我看到了何肇胜的故事。他为了丹江口水库的建设,三次搬迁,被称为“移民标本”。从新闻的角度,这是个很好的选题,可从采访到成稿,我却不断陷入这个充满辛酸的故事里。
在河南辉县何肇胜的新家里,我看到了这个75岁的老人。他满脸皱纹,一身病痛,走起路来必须拄着拐杖拖着伤腿缓缓前进,很难想象,52年前,他曾经带着满怀壮志准备去青海“支援边疆”,并且在路上雄纠纠气昂昂地走了整整五天。
到了青海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出发的目的不是为了支援边疆,而是为了家门口那座正在修建的水库移民,而这座水库,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的建设过程历经建国初期的各种波折:大跃进时期大干快上结果工程充斥质量问题,文革期间负责人被打倒工程一度停滞;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何肇胜的命运则更加颠沛流离。1959年,他去了青海,又按照组织要求返回家乡;没几年又移民湖北荆门,结果安置不合理、生活实在无法维持,他又悄悄跑回家乡。现在,52年之后,他又第三次踏上了移民的道路,迁往五百公里外的新家。
“有啥舍不得,这都是为了国家。”采访中,老人笑着对我说,好像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这是一个老人一辈子搬迁的故事,更是一段历史聚焦在普通人身上的无奈命运。当我们搜索水库建设的历史时,最容易找到的资料或者是领袖、专家的分析论断,或者是人力胜天的众志成城,可对于其中一个个小人物的经历,却始终无从知晓。
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在每一个如同你我一样的小人物身上时,每一个变化的影响才会如此地切实可感、震撼心灵。事实上,在历史的动荡的波澜中,老人的命运就像老家门口丹江上的小船,除了顺流颠簸,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当一个人上了年纪的时候,一切痛苦的记忆仿佛都变得模糊了。对于这位75岁的老人也是这样。他被副省长接见、致谢,也搬入了宽敞的新家;他不再期望落叶归根,只希望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稳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可是谁都清楚,当游客在丹江口水库上乘舟泛游时,当几年后京津居民吃到来自几千公里外中原腹地的清澈甘泉时,我们实在不该忘记这段曲折动荡、充满血泪的迁徙故事。
□付雁南(《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9月21日刊发其采写的《为国家让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