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追访
周期、幅度、挂靠油种都要改
厦大专家透露修改定价机制三大方向
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定价机制修改工作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次修改方案中,周期、幅度、挂靠油种都会改,这个工作其实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他也建议国家利用目前国际油价温和的时机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改周期:
因油价将面临频繁波动
在2009年国家制定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时,限定了与国际油价联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二是幅度超过4%时,当时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然而,实践证明,目前这一机制已经不适应国际油价的走势。“今后我们面临的更可能是油价经常性的大幅度波动,”林伯强说,成品油定价机制第一个要改的就是定价周期,“周期可能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也就是14个自然天。”
改幅度:
使成品油价格更“敏感”
国际油价变动的幅度限制也将相应缩小。林伯强对记者说,这是为了使成品油价格机制对短期油价波动更敏感,更加适应国际接轨的基本原则,使得成品油价格机制更加贴近市场,适应目前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特征。
改油种:
进口量大的油种,对油价影响的权重越大
挂靠油种是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成品油参考的三地原油中的三地包括,布伦特、迪拜以及辛塔。这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决定了国内油价调不调。
而一直以来,大家口中所说的“国际油价”多半指的却是另一个地方的油价——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WTI)。此前所说的,今年8月初,美国WTI油价连续下跌5天,国内成品油挂靠的三地原油却是上涨趋势。公众也质疑,为什么我们的油价不追随WTI呢?
林伯强说,目前国家成品油定价挂靠的原油,主要参考的是我国最主要的原油进口地的价格,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原油较中东地区少得多。
在下面的修改中,关于原油挂靠地的改革可能会根据实际进口地进行加权计算,进口量大的地方的原油价格,在参考数据中占的分量就相应较大,而像WTI如果进入挂靠的行列,也会依据实际进口份额进行加权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