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环保产业趋于聚集化发展

2011年10月10日 10:0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东部地区环保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相对国外环保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聚集,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由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环保产业市场向中西部扩展是必然结果。

  ●法国环保产业以威立雅等少数巨头把持一个领域和美国规模中等的多家公司共享市场的模式,都不会成为我国环保产业未来的格局。我国目前的环保企业多头并进,企业也是多元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规模逐渐壮大。那么未来的环保产业发展机会在哪些方面?随着产业转移,中西部环保监管不断加严,环保产业带是否将从东到西移动,西部会不会成为环保企业新的“福地”?资本究竟怎么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围绕这些业内焦点问题,北京赛迪创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了《中国环保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我国环保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布局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记者也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北京赛迪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黄武俊。

  产业西移是大势所趋

  东西部差异化发展、产业园区化聚集化趋势明显,武汉、重庆、西安、长沙将成为竞争新“战场”

  《白皮书》显示,我国环保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近年来,东部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实力、投资能力和外贸等优势,在环保技术研发、环保项目设计和咨询、环保企业投融资服务等高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环保产业产值占全国产值的6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和要素限制等原因,环保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速度缓慢,发展基本停留在环保装备制造业领域。

  这也是我国环保产业空间演变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导环保产业差异化发展。由于东西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经济水平和关注点的不同,环保产业发展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依托政策、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优势,定位于国际一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带动基地。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则发挥西安科技和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冶金、炼焦煤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废气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

  黄武俊认为,尽管东部地区环保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相对国外环保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聚集,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同时,环保产业聚集区会自东向西逐步扩散。

  由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未来,环保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空间演变趋势之一。一方面,西部地区的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等公共环保事业将在国家环保政策和东部相关成熟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西安等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将承接东部地区环保产业尤其是环保制造业的转移。

  哪些地区会成为环保产业转移的新目的地?黄武俊说,除了长沙等原来就有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的城市,其他城市的高新区、环保产业园区也会成为环保产业转移的新“战场”。现在中西部很多地区都在建立环保产业园区,因此,环保产业的发展在中西部将是全面性的。

  兴建环保产业园区体现了产业聚集发展的特点,除此之外,环保产业空间演变还将呈现热点区域的强强联合、整合创新等特点,以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环保产业加强区域合作,环保企业与园区在技术、投融资、公共平台等多领域开展合作。环渤海区域中,北京将依托技术、人才优势,以北京通州国家环保产业园、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及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为载体,接合天津循环经济和制造业基地等优势,形成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

  环保产业园区化、聚集化发展的特点正日渐明显,是什么原因使产业发展具有这样的特征,这对于区域环保产业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黄武俊说,建立环保产业园区是城市战略规划之一,园区化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这与其他产业园区化发展的目的一样。不同的是,环保产业链较长,园区化、聚集化可以有效利用产业链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水处理方面,不仅包括前期的供水,还包括排水、污水处理以及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园区化、聚集化发展可以在不同企业间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处理和充分利用。另一个优点是,园区化、聚集化有利于企业使用园区里的公共服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珊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