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边海埂公园内投放了紫根水葫芦的水面。 本报记者 沈则瑾摄
不到昆明,不知道蓝藻会把滇池伤得这么重,湖面上好似泼了一层绿色油漆。10月15日,记者站在海埂公园内的滇池岸边,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治理了多年依然是五类、劣五类水的滇池?最近不是还传出昆明拟启动滇池“申遗”的消息吗?
不断有人告诉记者,昆明这几年对入滇河道的治理、环湖截污的推进等工程措施,让滇池治理有了质的变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让他们有了“申遗”的底气。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4月,为治理滇池,各级财政总计投入资金约46.1亿元,“十一五”时期治理滇池共完成投资171.7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7倍。云南省环保厅称,“十一五”时期滇池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与已经投进去的200多亿元相比,未来的投入才堪称大手笔。根据滇池治理中长期规划,从2008年到2020年,13年间治理滇池投入资金将突破1000亿元。
众所周知,滇池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滇池治理的路径也不止一条。记者这次来昆明,发现紫根水葫芦有望成为滇池蓝藻治理新的生物利器。这种植物是由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改良培育的,经试验证明,它可以吸附蓝藻,净化水质。
副所长杨红军带着记者来到海埂公园内滇池湖畔一家饭店的后门处,小小一片水域长满他们所改良培育的紫根水葫芦。与附近滇池上投放的普通水葫芦不同,紫根水葫芦叶片小了很多,开着朵朵紫色小花。
站在岸边,够不到水面,记者没法拨开紫根水葫芦察看湖水是否变清。杨红军说,他们每天都要监测化验水质,现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净化要求,在水显著变清时才清晰可见。“因为周边还有向水中排污的情况,所以增加了治理难度,但我们正在想办法通过减缓污水扩散速度,强化污水排放点附近治理比速率,力争多数水域尽快达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