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为师生基本的健康不被污染侵扰,长江大学数十名教授在当地政府门前下跪,引来舆论一片惊呼。虽然肇事的那家钢厂最终被强制停电停产,但回想其间的波折,不禁让人感慨。
按照常理,污染侵扰本可通过正常渠道得以解决,教授们的下跪,似乎大可不必。然而,2007年10月至今,师生代表先后8次向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举报,但次次举报都如泥牛入海,毫无回音,而钢厂的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眼见师生健康受害日深,下跪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让下跪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环境维权渠道不畅通,二是当地政府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缺乏维护百姓生存发展权利的意识。
一般说来,发现污染,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经环保部门查实,企业必须限期整改,如果污染企业确实治理无望,应该勒令其停产。这是解决环境纠纷的一个基本“路线图”。长江大学的教授们本来也想走这样一条“寻常之路”,但8次举报之后,污染企业依旧机器轰鸣,教授们发现这样的路走不通。
因身份特殊,教授们下跪得到广泛关注,最终促成事情的解决。然而,在教授们背后,还有不少在环境维权路上艰难前行的民众。为了基本的生存健康权利,他们奔走呼号,却往往无济于事。比如,苹果供应商污染等一系列污染事件中,跪求解决的现象一再出现,但这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终也没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维权渠道不通畅,也从侧面反映了某些政府部门不负责任,麻木不仁。教授下跪事件中所涉企业,污染其实早有定论,荆州市环保局曾明确指出,炼钢厂的建设项目与审批项目也不一致,今年已经向其下发过停产通知书,但工厂却依然进行生产。污染企业为啥敢公开与环保管理部门对着干?当地一位官员明确表示,对污染企业理应取缔,但既然已投了大量资金建立起来,还是要先进行整改。更为极端的,还有官员大放厥词:“非洲没污染,你们搬到非洲啊!”摸到了政府的“底”,污染企业当然有恃无恐。
从这个角度说,让民众能从正常渠道维权,不让下跪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关键还看各级政府的态度。
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改善民生同样是政府的职责。环境安全是百姓生存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环境问题是最大的民生。而目前,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行为虽然有所纠正,但是在一些地方,宁可呛死、不要饿死的发展思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试想,如果教授下跪所在的地方政府能把百姓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早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哪还会出现跪求解决的事情?
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样的要求实在不算高。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如果经济发展建立在威胁百姓生命健康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发展怎么会是为了人民?真诚地期待各级政府部门将保护环境当做要务,还百姓一片碧水蓝天。孙秀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