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上海七成垃圾二次分拣 物业部门不堪重负

2011年11月18日 09:4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截至11月11日,本市已有827个居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随着试点小区不断增加,效果如何?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昨天审议了关于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的调研报告指出,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较高,但参与率不高。居民分类投放的准确性不高,70%以上需要进行二次分拣。

  根据有些区县介绍,由于第一批开展试点的小区是精挑细选的,加上工作聚焦,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比例大概能达到50%左右;但后面推开的试点小区,居民的参与率就只有30%左右,不少小区居民能够准确分类的只有20%左右,70%以上需要进行二次分拣。

  “试点期间的有些做法恐难推广。”代表们认为,全部由政府买单的投入模式财力难以承受,也不利于居民树立责任意识。试点期间,各级政府除了斥资改造垃圾箱房,建设小压站、中转站,添置分类收运车辆外,居民家庭存放湿垃圾所需的垃圾桶,垃圾袋也都是政府采购以后无偿派发给居民。据有的街道初步统计,其辖区内12个小区开展分类试点半年来,街道各类投入已将近300万元,如果辖区内65个小区全部推开,一年预计要投入2000万元到3000万元。“如果再推广到全区、全市,这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财政支出。”

  调研发现,目前试点小区的垃圾多数要经过小区卫生保洁员或者分拣员二次分拣,代表们认为弊端不少。首先,分拣的工作量很大,保洁人员和分拣人员不堪重负。其次,现在从事二次分拣的多是物业部门聘请的保洁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势必需要增加相应的劳动报酬,物业企业难以长期负担这笔开销;再者,二次分拣还带来恶臭等问题,引起周边居民的强烈反应。

  “知晓不等于认同,认同不等于主动。”张载养委员认为,缺乏主动性的话,想提高准确率几乎不可能,建议加大前期宣传,包括辅助的鼓励措施,让居民养成习惯,减少二次分拣的概率。代表们认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需全社会参与,除了发动广大家庭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之外,更需界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垃圾分类减量中的责任。同时,要加快设施建设,使收集、运输、处置系统与垃圾分类工作相匹配。  本报记者 王海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