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家渡引黄灌区
年新增粮食产量4000万公斤
邢家渡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左岸以北,辖济南市的济阳县、商河县及天桥区的部分面积,是济南市最大的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3万亩。灌区涉及“两县一区”的28个乡(镇),控制面积19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0万亩。灌区内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兼作花生、大豆、蔬菜等,复种指数为1.8,是济南市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素有“省会粮仓”的美誉。
邢家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极大地改善了灌区工程条件,成为优化调度水资源、实现分散沉沙和远距离输沙的突破口,促进了灌区持续健康发展,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节水效果明显。邢家渡灌区渠道衬砌采取土工膜防渗、砼板护坡的结构型式,渗漏损失比原来土渠减少84%,有效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同时,工程条件的改善,为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条件,“高水位、大流量、速灌速停”的输水模式与远距离送水的措施得以实现,在保障灌区农业用水的情况下,缩短了灌溉周期,缓解了用水矛盾,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
经济效益突出。由于工程设施改善,渠道衬砌后输水能力增加,减少了渗漏水量,上下游用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相应地增加了分干渠以下及灌区下游的用水保证率,延伸了控制范围,促进了上下游均衡受益。项目投入运行后,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8.3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00万公斤。
水利用效率提高。根据土渠和衬砌渠道静水试验成果,结合灌区输水期封闭两岸用水状态下的测定结果得知,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后,渠道水利用系数由以前的0.45提高为0.63,节水8595万吨。
盐碱地得以改良。灌区骨干渠道中上游一般是地上渠或半地上渠,输水水位高于两侧地下水位。渠道衬砌后,调配控水能力提高,渗漏损失减少,灌溉周期缩短,有效地降低了沿渠两侧的地下水位,遏止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加剧,改善了土地质量。
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邢家渡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发展了大棚、弓棚等蔬菜区,有效地提高了灌区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渠道衬砌需要大量的水泥、石材、钢筋和塑料胶泥等工业材料,相应带动了机械、建材、水利工程施工、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同时,衬砌施工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稳定。
美化环境。节水改造工程完成后,绿化了渠堤,美化了环境。由于衬砌后渠道基本不用清淤,两岸堤顶得以固定,经铺筑道路、植树绿化后,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和沿渠环境,不仅方便了管理和交通,而且形成了新的绿色长廊,为建设生态型灌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