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标准更严格
火电央企减排压力最大
经历了“十一五”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淘汰落后产能之后,业内专家都预测“十二五”的减排标准将更加严格。而在国家出台的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上,这一点似乎得到了印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标准不仅在生产能耗上做了具体规定,还加入了总量控制,并与央企签责任书。
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氮氧化物是造成“灰霾天”的一大魁首,2011年的冬天,持续不断地灰霾天气更让公众和政府坚定了治理氮氧化物排放的决心。而作为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电力企业肩膀上的胆子看来只能是更重了。
在9月21日最新公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又大幅度提高了火电厂污染物排放要求,并对氮氧化物执行非常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全国火电企业现役和新建火电机组在2014年前排放的氮氧化物上限值达到200毫克/立方米。
据环保部预测,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实施后,到2015年,全国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8.17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1950亿元,2015年需运行费用612亿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10.66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2328亿元,2020年需运行费用800亿元/年。对于脱销行业的环保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对于已连年亏损的电企来讲,经济压力无疑将大大加大。
为了督促五大电力集团完成减排要求,环保部还将与五大电力央企签署“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中,要求五大电企承诺削减2-3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污染物。
减排空间变小
央企另辟新径借力新能源
随着我国减排工作的逐渐深入,最容易见成效的直接淘汰掉的东西已少之又少。中核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曹述栋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记者采访时坦言,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掘,“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空间将更小,难度也更大。他说,“十一五”时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高能耗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使得能耗大幅下降。但是,各单位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能减的已减,能降的已降,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而投资清洁能源无疑是最一举两得的减排方式。不仅大量外企和民企趋之若鹜,央企也不甘示弱,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2011年12月,神华集团宣布将与青海联手开发可燃冰。此前,青海省政府于去年6月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资源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由中海油牵头组建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可燃冰勘查研究和试验。
而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利好在政策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头也在充电设施的建设上展开争夺战。而以清洁能源核电为主业的中核集团则在水电和风电开发上大展拳脚,首期第一个5万千瓦风电项目部分机组已实现发电。(中新网能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