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康菲卸责根源在于责罚不力

2011年12月20日 10: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在康菲漏油事件将从人们关注视野中逐渐淡出时,康菲再发诳语:基本没有证据显示溢油事故对环境造成影响。记者在康菲公司相关负责人处得到确认,康菲确实在与《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交流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康菲为什么这么牛?”溢油事故已逾半年,这问题也生生追问了半年。为什么这么“牛”:敢于直接侮辱藐视国人智商,严重伤害国人情感?当时渤海湾上漂溢着的油花整整持续三个多月,污染海面累计达5500平方公里的海域。而康菲从漏油后的有意瞒报,到7月初谎称“原油渗漏点已得到有效控制,油沫回收已基本完成”;再到“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谎言被揭穿后,做出承诺将设立生态基金,却迟迟未说明具体规模、设立时间、以何种方式设立等一系列问题;让公众一再质疑其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诚信。

  知名外企,何以连最起码诚信都不管了,完全一副你奈我何的“无赖”样?确令人深思。事发后,海洋局责令其须在蓬莱19-3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作业,但纵观半年来康菲表现,它完全深得

  “狼来了”故事精髓,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戏耍公众和监管。“低级错误背后的有章不循”、“违规作业背后的自恃自大”、“心存侥幸背后的责任心缺失”……恐怕在为这家外企社会责任和企业公信不齿的时候,也该反思一下其中深层的制度性原因。

  对于跨国公司跨国作业出事后,如何及时有效应对,如何迫使责任人主动担责积极理赔,不妨看一些经典案例。最典型的,当然就是去年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处理:当天,以美国海岸警卫队为核心的地方应急指挥中心宣告成立;次日,多部门区域应急小组启动;第三天,随着事故影响扩大,国家溢油反应小组被激活,16个联邦部门互相配合投入工作;英国石油(BP)公司承担主要责任,并将为巨额罚款买单。

  而最新例子,则是11月巴西的一起溢油事故。责任人也是跨国公

  司——雪佛龙公司。事发后,该公司卸责表现和康菲如出一辙:并没在第一时间停止钻机工作,也不配合调查,甚至拒绝同媒体正面接触……但当巴西官方决定对其施以重罚时,雪佛龙态度大变,不仅承认负有全责,并一再公开道歉。

  这或是康菲溢油事故和以上事故的主要不同。相较之下,我们对涉事者追责力度,如隔靴搔痒。触不到其痛处,它当然有恃无恐。当出事半年,仍未受到应有的重罚,你怎能指望任何一家以逐利为天职的企业,以道德自律来主动割肉理赔?以现有法规,康菲公司百般抵赖,也无须担心高昂的失信代价,因为最多也就受20万人民币罚款,这对数百亿美元身家的外企而言,自然毫无威慑。“应急资源制度化,应急技术体系完善化,赔偿制度规范化”,这是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处理的启示,而康菲事件正好是我们相关应急机制、法律制度完善的契机。

  外企在华屡“闯红灯”,也与“超国民待遇”有关。一些地方为GDP,对这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一忍再忍,导致外企社会责任形成双重标准,在中国大大的“走样”。所以中国还应积极倡导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包括跨国公司。一视同仁,严格执法,才能保证康菲卸责不再重演。  李晓亮(本报评论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