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欧盟即将征碳税招惹众怒 多国酝酿对等报复

2011年12月23日 16:31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盟被批转嫁危机 多国酝酿对等报复

  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21日判定,欧盟即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征收的国际航空碳排放税(简称“碳税”)并未违反相关国际法。这意味着,以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为首的航空运输业此前提出的诉讼失败。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22日表示,欧盟此举有违公平原则。国际媒体普遍担心,欧盟此举可能会导致这场纠纷上升为外交危机。

  多国反对欧盟征航空碳税

  2008年11月,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领域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并声称采取此项措施是为了对抗全球气候变暖。根据该交易体系,在欧盟机场起降的外国航空公司必须购买排放许可证。欧盟对排放量设定免费最大额度,超出部分由航空公司自己掏腰包购买。

  为此,美国航空运输协会联合美国航空、美国大陆航空、美国联合航空三大航空公司,于2009年年底在英国高等法院起诉欧盟,认为欧盟此举违反《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具有歧视色彩。英国法院把皮球踢到了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由于欧洲法院的裁决不得上诉,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声称“官司还不算结束”,将要求英国最高法院来评估其他选项。

  美国《华尔街日报》22日报道称,目前包括美国、中国在内共有41个国家反对欧盟征收航空碳税,认为此举单方面破坏了国际法。因为根据欧盟的要求,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不仅在欧盟境内,还要为整个航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付费。反对者要求进行国际谈判,通过国际性协议来形成约束。而欧盟显然对拖拉不决的谈判感到不耐烦。

  消费者或为碳税“埋单”

  路透社22日表示,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将迫使航空公司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美国航空研究所副所长米勒表示,美国和欧洲的航线票价可能上涨70到90美元。米勒认为,欧盟此举是向乘客征税,高票价将导致每年减少1000万空中旅客。

  美国的联合包裹公司据称正考虑重新布局欧洲航线,但分析家表示,在油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改变航线在经济上不大可行。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发言人说,美国的航空公司在今后8年为此需要多支出31亿美元。尽管欧盟向各国征收了航空碳排放交易税,但这笔钱很可能不会用在环保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会被用来支付政府债务或解决金融问题”。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2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也表示,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和节能减排没有关系,因为欧盟目前连先前承诺的《京都议定书》二期减排目标都急于放弃。更何况,减排有很多手段,不止这一种。欧盟这么做更多是出于自身经济危机考虑,想趁机捞钱,同时遏制进口,保住他们的市场。

  据报道,如果航空碳排放交易税实施,中国内地及港澳共33家航空公司将被纳入名单,2012年给内地航空公司增加的成本将为8亿人民币,到2020年将迅速增至30亿人民币。中国一家航空公司驻德国的老总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肯定会对中国航空业造成负面影响。鉴于现在航空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的航空公司很可能不敢涨价,而是独立承担额外的费用。而中国国内飞国际航班最多的公司中国国航22日表示,目前没有调整欧洲航班票价的计划。

  外交对立一触即发

  《华尔街日报》说,欧洲法院这一裁决有可能使欧盟同几大贸易伙伴间的纠纷上升为外交对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2日表示,中方反对欧方强行实施单方面立法的做法。与此同时,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正研究在德国起诉欧盟的可能性,中国民航局、发改委、财政部等也在研究对策及反制措施。美国《纽约时报》22日报道称,中国能够援引《京都议定书》要求裁定欧盟此举非法,因为《京都议定书》没要求发展中国家设定碳排放目标。

  事实上很多国家对欧盟这一做法持反对态度。阿尔及利亚已经在法国提出抗辩。印度也准备采取类似行动。美国运输部22日发表声明,对欧洲法院裁决的“法律和政策层面提出严重抗议”。据悉,美国正在考虑出台法律,禁止美国航空公司遵守欧盟规定。中国方面则表示,欧盟此举可能影响它购买空客飞机的计划。

  韩晓平认为,欧盟可能没有想到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站在一起强烈反对。如果欧盟强行收取“碳税”,一方面,相关国家就会采取对等的报复性措施,以此补贴国内受影响的航空业。其次,如果进入欧洲的人和产品减少,欧洲本已经恶化的经济会雪上加霜,失业率会增加。韩晓平最后表示,如果欧洲一意孤行,最后带来的后果将超乎意料。(本报驻德国特派记者 管克江 本报记者 王渠  卢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