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监测PM2.5,只是第一步(2)

2012年01月05日 07:1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想要蓝天,只控制PM2.5还不够

  多项污染物必须一起减排,才能改善空气质量

  监测污染物,就像给发烧的病人量体温,要想让体温降下来,开出合适的药方,就得弄清楚发烧的原因。

  “现在公众对PM2.5认识有误区。一些人认为只要有了新标准,就会有朗朗碧空,这是错误的。从目前情况看,影响空气质量的有四项主要污染物,除了颗粒物,还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说。

  他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浓度和排放量有了明显下降,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却在上升。PM2.5的一次生成,基本来源于工业排放和面源。但是,由于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依旧巨大,加上空气氧化性不断增强,导致污染因子活性增加,许多污染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次PM2.5,这样危害更大。

  PM2.5来源复杂、适于长距离传输、具有很强的消光性,吸附化学污染物后会增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大气污染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复合型、复杂化等污染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能源,产生的是GDP,留下的是污染。”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经常说起的这句话,可以概括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原因。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耗从22亿吨增加到33亿吨,2011年增加到35亿吨多。“我们烧的东西太多了。”王金南说,这几年,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产能增加了30%以上,2011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增长了1800万辆。“这样的燃烧,怎么能不产生巨大的排放?”

  建设项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据测算,一些地方施工扬尘对PM10的贡献甚至超过40%,大颗粒物经过多次碾压,形成了粒径更小的PM2.5。以北京为例,奥运会前在建项目开工面积有1亿平方米,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1.5亿平方米。

  面对复杂的污染形势,如何破解PM2.5治理难题?

  从大的方面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王金南表示,“十二五”期间,应在普遍加严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在PM2.5的重污染区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此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应抓住重点行业,深度治理、严格监管。地方政府还应在近期全面开展工业锅炉整治,改变“标准松、点源多、治理差”的现状。

  “PM2.5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王金南表示,污染治理是一个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PM2.5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如果措施到位, 在‘十二五’末会有所降低,但是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很大难度,需要很长时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