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再“斗气”谁更胜一筹?(2)
论筹码俄更胜一筹
天然气价格问题,俄乌各讲其理。但在业内专家眼中,就同一问题年年重复争论背后,两方其实各怀心思。而就目前情势衡量,俄罗斯在谈判场上优势更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研究员刘华芹指出,乌克兰敢公然跟俄罗斯叫板,主要凭借乌境内输欧天然气管道和原独联体成员的身份。
2009年,俄切断乌境内天然气供应,导致欧盟27个国家无辜挨冻的事件仍历历在目。资料显示,俄向欧洲供应的天然气超过2/3都需经过乌克兰境内的管道运输。“乌克兰就是抓住俄对欧盟的忌惮而公开就天然气讨价还价。”刘华芹说。
另外,一直以来,俄有意将更多原独联体国家吸收进入“俄白哈关税同盟”中,而乌克兰是目标国家之一。“如果在天然气问题上俄对乌过于苛刻,会引起其他原独联体国家的反感,进而令俄扩大关税同盟的计划胎死腹中。”刘华芹称。
尽管有上述两大“王牌”,刘华芹直言,在天然气价格问题博弈上,乌克兰仍难占优势。首先,从初始身份来看,俄罗斯是掌握资源的卖出者,乌克兰是有着客观需求的购买者,定价权一开始就向俄偏移。其次就是乌最倚重的“管道牌”。然而,刘华芹表示,对乌克兰来说,过境管道这张牌也是越来越不好打了。
几次断气风波后,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不满逐渐增多,这对急于加入欧盟的乌克兰显然大为不利。此外,欧洲国家和俄罗斯也多次商讨兴建绕过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2011年年底,俄罗斯更正式获得了在土耳其黑海水域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许可。按照项目规划,这一管道将可以实现向东欧、南欧、地中海沿岸的天然气供应。管道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乌克兰的地位将急剧下降。
而一旦“管道牌”失效,刘华芹指出,所谓原独联体成员示范效应也就显得螳臂当车,更不可能在天然气价格谈判中再占优势。
因此,刘华芹预测,今年天然气价格谈判的可能结果是乌克兰仿效白俄罗斯,出让境内天然气管道股权换取天然气价格降低;或是两方均作出些许让步,通过政治手段达成妥协。能够确定的是,无论结果如何,决定权都在俄方手中。
刘华芹同时补充称,不同于季莫申科原政府,乌克兰新政府属于“亲俄派”,所以两方就天然气价格问题的争论应该不会再发生类似2009年的“断气事件”。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