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PM2.5监测莫重蹈“标准”之误

2012年02月06日 10:2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英国一份文章指出,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PM2.5超过10微克/立方米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中国的平均浓度在30微克以上,山东和河南的浓度值尤其高。有国内专家表示:监测体系、方法不同,难以做出评价。(2月5日《海峡都市报》)

  以监测体系、监测方法不同来回应国外的研究报告,很难服众。方法不同可能导致误差,只能说明方法本身有优有劣,监测结果仍然可比较。

  事实上,从北京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2月2日均值23微克/立方米(最低值3微克/立方米,最高值72微克/立方米),与该研究报告中图表显示的北京PM2.5浓度值在30.01到40.00之间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反差。

  既如此,为何此研究报告与国内各地公布PM2.5数值引发的反响不一样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标准不同。研究报告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PM2.5超过10微克/立方米即为污染,因此得出了国内绝大部分地区PM2.5超标的结论;而我国正在修订中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日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很显然,二者相差数倍。

  所以,对中国多地PM2.5超标结论的争议,说到底应该归结为对PM2.5标准的争议。到底哪个更科学,无疑应该成为首先解决的困惑。标准落后带来的伤害,食品安全领域已经被多次曝光。在因为标准落后带给民众健康伤害的同时,也透支着民众对国内整个食品安全的信心。刚刚起步的PM2.5监测,千万别再重蹈标准落后的覆辙走入误区。

  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理应和数据的监测与公开受到同等重视。刘楚汉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