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河赤麻鸭群招来偷猎者 下夹过程被专拍下
2月2日,第16个世界湿地日,本报组织读者志愿者与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专家来到浑河,统计留沈过冬候鸟最大种群赤麻鸭的数量——4753只!这种鸟类原在长江以南过冬,此次活动不但提高了沈阳公众护鸟意识,还对科研提供了巨大贡献。
2月6日,记者了解到,浑河庞大候鸟群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后,专家再次带领市民到现场观鸟时,竟配合警方抓到一名以“捕鱼”做幌子、偷偷往浑河里下鸟夹子的“捕鸟者”。由于河岸观鸟者往来频繁,做贼心虚的男子1个多小时什么都没捕到,不过他下夹子的全过程和贼眉鼠眼的嘴脸,全被录像机和照相机拍下。
怪事:大冷天他来浑河捕鱼?
2月4日中午12时,周海翔教授刚约好要带领记者和几名对观鸟感兴趣的市民,一起跟踪调查浑河下段滨水桥赤麻鸭越冬习性。当记者还没到达现场时,他先数了一下眼前的赤麻鸭群数量——2640只,这是沈阳浑河赤麻鸭最多的地点。刚数完,周教授发现,对岸500米远处下来一个拿橡皮圈的捕鱼人,当时他便预感到,赤麻鸭可能被惊飞。随后,他便离开去接观鸟者。20分钟后,当他回来时,居然发现赤麻鸭一只都没有了。
周教授当时心存怀疑地说:“这大冷天,打鱼者为弄几条小鱼,实在不够遭罪的,他何来这么大的瘾呢?”记者和周教授从望远镜里观察了一会儿捕鱼者,发现他身边并无网具,只是蹲在那时不时地看着我们。
可疑:贼眉鼠眼一直在观察
周教授觉得他行为不轨,当即决定开车到下游1公里的岸边,看那群1300多只的绿头鸭群,并在远程用望远镜继续观察捕鱼者。结果发现,捕鱼者见我们远去后便开始在水中弄着什么,我们随即又将车开到他附近的岸边,他再次停下手中的活计,背对我们,好像在等我们离去。
于是,周教授当即决定潜伏下来,由记者先把停在现场的车开走,引开捕鱼者的视线。当时,周教授趴到岸边草丛边,只露出照相机半个900毫米的超大镜头,他确信相距100多米,对方是看不见自己的。后来,周教授通过照相机发现,原来捕鱼者竟随身带着个小双筒望远镜观察岸上情况!
这时,这名“捕鱼者”露出了一样东西——鸟夹子!他在极度警觉中,用锤子往浑河边的水面下钉着一个又一个打鸟用的踏板夹子,没多久他又不干了,且背对着周教授。原来周教授身后来了一辆面包车,下来5名市民到河边看鸟,还好周教授已经连录像带拍照都搞定了,并搭乘面包车离开现场,与记者会合。
狡猾:不知被偷拍不认下鸟夹
当时,周教授和记者想先不报警,等傍晚赤麻鸭群回来后,有被夹住的“实物”再报警。但后来还是觉得不能为了“收拾”他搭上赤麻鸭的性命,随后周教授和记者商量后报了警。
当110赶到现场时,这名男子说啥也不承认捕鸟,他一口咬定是在河里下网捕鱼。当周教授和记者告诉他,已经把全过程拍下来时,他因为自己非常警惕地边观察边下夹子,所以认为大家在诈他,拒不承认自己的恶行。最后,直到看到周教授的影像,男子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不法行为,并将5只锈迹斑斑的踏板夹子从浑河里取出。
据周教授介绍,踏板夹子是一种用于打猎的夹子,夹子底座中间设有一个机簧踩盘、助力器,顶端铁环套于两个工作弧形铁两侧。用时以双脚踩下助力铁,掰开工作弧形铁,夹子就张开“大口”,只等鸟儿触碰了。目前,该男子的捕鸟工具已被没收,警方对此事正在调查中。
支招:发现下夹者可拍照取证
据介绍,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杀害5只以上赤麻鸭可以立案侦查,15只以上为重大案件,30只以上为特大案件,违法者可被判刑并处高额罚金。
专家说,本报浑河数鸟活动提高了公众的护鸟意识,所以不法者在水里呆了1个多小时也没能捕到鸟,观鸟者客观上保护了这些鸟儿。
但专家告诉记者,很多捕鸟者捕到鸟后都会迅速逃窜很难被发现,如果在下夹子过程中被抓到大都会拒不承认捕鸟,让警方无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市民如果发现有不法者下夹子,可用相机或手机拍照留下证据,再拨打110报警,这样不法者就留有案底,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本报记者 徐微微 摄影 周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