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气候大会进入第二阶段 成败关键看高级别谈判
![](http://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12/11-30/4-426/e772d4fb1b5b40d9ac2fd83d1524f14b.jpg)
多哈气候大会第一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即将开启的高级别谈判将决定多哈大会的成败。周锐 摄
中新网12月3日电 综合报道,经过一天短暂的休整,多哈气候大会在12月3日迎来第二阶段。多哈大会第一阶段的谈判并没有取得实际性进展,《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德班平台”规划等重要议题的谈判进展不大。未来一周内多哈大会将进入更高级别谈判,争执不下的诸多问题能否在部长间的谈判桌上被解决,将决定多哈气候大会的成败。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美国在过去一周里3次因阻碍气候变化谈判被民间环境组织评为“化石奖”。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大部分西欧国家更倾向于保有《京都议定书》的实际减排效力,对冗余排放配额加以限制。波兰则坚持要将这些配额全部带入第二承诺期乃至2020年之后。此外,欧盟与小岛屿集团和非洲集团之间仍在围绕承诺期是8年还是5年争论不休。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哈气候大会的第一周实际上没有取得多少进展,“第二承诺期究竟是8年还是5年”、“第二承诺期如何确保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和“如何解决2013年到2020年间的资金问题”等一系列核心议题都有待继续谈判。
苏伟坦言,虽然谈判力度未来会进一步加大,“但能否取得突破,现在还很难看清楚”。他建议,在第一周没有什么进展的情况下,各方应将第二周谈判重点放在如何对本次会议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合理安排,使其能继续讨论磋商。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其他各国部长在本周陆续抵达多哈,12月3日-7日将进入多哈谈判的第二阶段,更高级别的谈判开启。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本届多哈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否落实、“巴厘行动计划”能否落实、“德班平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能否达成共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方面能否取得“大家可能都不满意但都能接受”的落实,还要看第二阶段的谈判结果。
分析人士认为,发达国家不会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援助方面轻易让步,未来几天的谈判必将还是激烈交锋,不排除因进展不大而延期的可能,甚至会因发达国家的自私与顽固无果而终。(中新网能源频道)
专题:多哈气候大会
>能源频道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