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大会艰难闭幕 发达国家意愿不足成主要障碍
Developed countries weak on climate change
The inadequate political wil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be the major obstacle to the global endeavor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本该于7日闭幕的多哈气候大会进入“加时”,再度上演通宵“鏖战”。图为代表们在为数不多几个营业到深夜的食品售卖处前排起长队。周锐 摄
中新社多哈12月8日电(记者 俞岚 周锐)在大会主席的强力推动下,联合国气候大会多哈会议终于在延时一天后于8日晚间成功闭幕。会议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核心议题上达成了一揽子协议,但因发达国家政治意愿不足,也留下不少遗憾。
经过两个星期的密集磋商,多哈会议最终从法律上确定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部分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前继续大幅度减排。《京都议定书》是首个规定发达国家减排义务的国际协议,其第一承诺期于今年年底到期。
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切的资金问题,在会议最终案文中也有体现。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前要在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之外继续增加出资,到2020年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谈判方还就2020年以后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的“德班平台”谈判的原则、要素和框架进行了磋商,对未来的谈判进程做出了总体规划。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哈会议完全达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预期,中国对结果感到满意”。
但近200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性和能力迥异,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在多边机制下达成的妥协性成果,自然也有遗憾。
中国代表团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多哈会议仍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谈判来加以解决,各方在未来谈判中仍要作出巨大努力。譬如,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力度明显不够,2020年之前的出资规模和公共资金提供情况也差强人意。
中国代表团强调,多哈会议上,发达国家淡化其历史责任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倾向进一步明显,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政治意愿不足,“这是今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大会最后发言阶段,多家NGO组织的代表纷纷也表达了对发达国家的不满。他们说,我们不要“软弱无力”的承诺,我们需要你们拿出雄心,拿出政治意愿,“你们怎么可以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死亡熟视无睹”。
中国呼吁,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提高减排指标,并就2013-2020年的资金支持作出明确的、更大幅度的承诺,妥善处理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避免采取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行为。
在多哈会议中,中国积极参与、全力斡旋,为最终达成一揽子协议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同时承诺,未来将继续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和行动,建设性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完)
专题:多哈气候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