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哈气候大会:收获有遗憾的成果 难题留给未来

2012年12月10日 11:2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经过紧张激烈的“加时赛”谈判,多哈气候大会8日深夜通过决议后落下帷幕。在发展中国家的力争之下,谈判取得一些成果。但如同以往历次气候大会一样,大会仍给未来留下不少问题,可谓“喜忧参半”。

  成果带有遗憾

  大会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一致;第二承诺期时限的5年和8年之争,最终以8年期限达成一致。

  在发展中国家持续呼吁和敦促之下,一些发达国家除了有条件地接受《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也承诺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德国、英国、瑞典、丹麦等6个欧洲国家已经为此编列预算。

  正如中国代表团在会后所评价的那样,大会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议定书》的基本制度框架,把联合国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

  然而,本次大会也留下不少遗憾,所达成的每项成果都留有“尾巴”,为将来的气候谈判增加了难度:

  在减排问题上,尽管《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定为8年,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减排力度的要求,但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仍未接受第二承诺期,大会也没有就发达国家减排指标做出具体规定,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难以实现。

  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从整体上看还远没有兑现承诺,根据哥本哈根大会和坎昆大会的决议所设立的“绿色气候基金”仍是空壳,目前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总量仅为数十亿美元,至2020年能否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还是悬疑。

  在第一、第二承诺期的衔接上,一些发达国家坚持将第一承诺期剩余的减排额度“结转”到第二承诺期,相当于再次降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而大多数国家反对,这个问题只能暂时搁置,这为以后的谈判增加了悬念。

  分析人士认为,本届会议所达成的共识是与会各方共同妥协的产物,最终形成的结果“各方都不满意而各方都能接受”。

  中国树立形象

  大会能取得上述成果,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群体的据理力争。特别是中国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大限度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在多哈气候大会上,中国坚持《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必须如期启动,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应当尽快到位,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

  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还表示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行动,不仅“不与发展中国家争一分钱”,还尽自己的能力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

  为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在大会期间宣布已安排加强南南气候合作的专项资金。2012年,中国还与格林纳达、埃塞俄比亚、马尔代夫等10个国家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物资赠送谅解备忘录,向相关国家赠送节能灯、节能空调等产品。

  与中国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消极。

  美国依然坚持其傲慢、顽固、自私的立场,游离于《议定书》之外,拒绝承担国际责任,令国际社会心寒;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拒绝加入《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使全球减排成效大减;将第一承诺期的剩余减排额度带入第二承诺期,更使整体减排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难题留给未来

  虽然多哈气候大会避免了无果而终的结局值得庆幸,但遗留问题并不少。分析人士估计,明年华沙气候大会的谈判难度可能比本届大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加入方是否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减排力度是否维持现状、资金承诺能否进一步兑现等,都将成为华沙大会谈判的焦点。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的步伐并未因人类的行动迟缓而改变。联合国减灾署在多哈气候大会期间发布的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1年,全球气候灾害累计受灾人口达27亿,经济损失达1.38万亿美元。

  其中,2010年气候灾害致死人数最多,超过30万人,2011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高达3630亿美元。而今年,从飓风“桑迪”到台风“宝霞”,各种气候灾害带来的损失很有可能刷新纪录。

  越来越频发的气候灾害警示着全世界,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并采取行动。特别是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切实采取行动才能对全人类、也是对自身的命运负责。 (记者杨元勇 李志晖 陈莹)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