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潜海山发现锰结核区 “密密麻麻,冲击视觉”
海底“白莲”。蛟龙摄
海底的“大眼睛鱼”。李新正摄
海底锰结核。 蛟龙摄
科研人员观看锰结核。本报特派记者 高博摄
紧随“蛟龙”再探海
3日“蛟龙”号顺利下潜“蛟龙海山”,搜集到了岩石、沉积物和生物等样品。下潜人员为唐嘉陵、张东升和海洋生物学家李新正。
“蛟龙海山”是南海底一座远古喷发过的火山。本次下潜,“蛟龙”号沿高差300米以上的火山峭壁巡航,拍摄到了火山熔岩、铁锰结核分布区和大量大型深海生物,在火山口和海山顶部分别采集到了5粒和3粒铁锰结核,同时在火山口内取得了一份沉积物样品,开展了局部区域的地形测绘,圆满完成本次下潜任务。
潜航员唐嘉陵介绍说,在火山口和火山壁的平台上均发现了大片的金属结核区,“密密麻麻,冲击视觉”。
记者在甲板上看到,“蛟龙”号抓取的金属结核多为球体,大的有柚子大小,黑色,表面龟裂,密布小指甲盖大小的疙瘩。从断面上能看出,结核有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是火山岩,也就是玄武岩。结核断面就像树的年轮一样,是一层一层的。”航段首席科学家、海洋地质学家周怀阳告诉记者,以火山岩为核心,海水中的铁、锰离子逐渐附着。这些结核的外层,就是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海水中的铁、锰离子比自来水还要少,可想而知,形成这样大的结核需要多长的时间。至少要几万年。”周怀阳说,这次发现的结核,比西太平洋的锰结核要大得多。其原因还需研究。
此次下潜,“蛟龙”号观察到十几种深海大型生物,表明此处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发现了大面积的铁锰结核密集分布区,有可能为深海多金属结合采矿试验提供可选的试采区;锻炼了潜航员面对海底复杂地形的操控能力。
“这次下潜,我们面对一堵直上直下的岩墙,有40多米高。”唐嘉陵说,“‘蛟龙’号就好像直升机面对大厦一样,面对峭壁飞了上去,感觉很过瘾。”
潜器技术部分负责人胡震说,潜水器目前状态还可以,但有一些小的故障和塑料件老化,目前正在检测。
现场指挥部决定,4日开展常规地质取样作业,对“蛟龙”号进行技术维护,5日继续下潜。
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7月3日电 (特派记者高博)“没有想到这里有这么多种类的大生物。非常震撼。”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海洋生物学家李新正说,“千奇百怪,无论从文献上,还是我看过的图片,都找不出一样的。”
今天随“蛟龙”号下潜海山区,这位中国顶尖的海洋生物分类学家发现,大部分生物他没有见过。其中有三样东西,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一种李新正称之为“海怪”,是一种软体动物,在水底移动很快。同行的张东升认为,长相和行进方式类似水蛭。“但跟水蛭不同,有特殊形状的头。”
李新正判断,这或许是一种后腮类动物——海兔和海牛都属于后腮类,像蜗牛,但没有壳。
第二种是海底的“白莲”。既奇特又美丽,“画家也画不出来这种东西”。李新正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海绵。第三种是一种紫色生物,呈心形叶状,边缘是波纹状。由于一瞥而过,无法判断是什么东西。
除了这些,李新正还看到了好几种虾类,柳珊瑚和软珊瑚。海百合、海星和海蛇尾等棘皮动物。鱼类也至少看到了两种,没有眼睛的盲鳗,以及一种大眼睛鱼。让他遗憾的是,没机会抓到样品。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下潜。
“这里的动物个体数量少,但有这么多种类,让我意想不到。”李新正说,“对一个做生物的人,这是终身难忘的经历。” (特派记者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