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20分报道,从今天(22日)开始,北京居民用水价格就要上调3毛到4块钱了,这个结果在上周三水价调整听证会召开之前大家都早有预料。“水价听证会”,近期成为中国最热的新闻关键词,哈尔滨、福州、济南等地,都陆续举行了水价调整听证会。
媒体报道,哈尔滨水价调整听证会上出现了扔水瓶、身份造假的怪相,而最近济南听证会上打瞌睡、没有低收入代表参加又遭到各方诟病。究竟如何看待刚刚起步的中国价格听证会制度呢?中国之声连线了今天的在线主编,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
主持人:听证会是一个舶来品,你在香港生活多年,你了解香港有没有听证会?
闾丘露薇:其实在香港是一个公共咨询的程序,听证会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听证会会在内地产生很多的争议,不妨看几个原则的问题。
争议之一是代表的层面是不是全面?因为虽然随机定律抽样表面上很公平,但如果抽样只在小范围进行的话,实质上依然不公平。因为听证会要顾及到有一些切身利益关系的个人或者民众,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听证会中的意识。
另外,要确认的一点是听证会只是公众咨询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说听证会上面参加的这几十个人投票的结果,就可以决定公共政策到底是落实还是不落实。一个公共政策的落实,要包括专业科技的计算。就拿水价来说,对公众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
还有,内地的听证会与香港不同的地方是缺乏代表消费者的社团组织,基本上消费者是以个人的身份参加,但是他们的代表性到底有多少呢?不妨拿香港的公共政策的咨询来做个例子。最近香港就西九龙文化中心如何来发展进行咨询,政府就举行了54场小组讨论、6场公众论坛,还要听取专家的报告,发布了2000多份的民调问卷。
公众论坛是用电话报名的方式先到先得,并没有任何的限制。但是在小组的讨论当中,就可以看到有不同的团体参加,因为这些团体代表自己成员的利益,可以有能力和一些利益团体进行博弈。换成个人跟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话,能力相对比较小。
所以,如果在谈公众听证会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形式表面的做法是不是民主,是不是科学?还要考虑到它所代表的团体,而且最关键构成的部分是不是有广泛的代表性。
主持人:从比较来看,你感觉中国内地的价格听证会确实处在需要不断完善的阶段?
闾丘露薇:中国的价格听证会有很多的民众就把它笑称为“听涨会”,即使是一些政府的公务员也认为,有的时候有点走于形式。其实,听证会是非常好的做法,因为它是接触到民意的方法,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这点要意识到,而不是说最后有一个结果用听证会的方法来进行投票,它代表的就是符合民众利益的做法。任何一个公共政策的决定和制定其实都很复杂,不能靠一个方法就可以决定。在这一点上要动动脑筋,做多一点事情,而不是单纯的靠一个方法就以为可以把问题解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