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13日在广州签署一份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将共同向国家申请在广东东莞建设中国首台、世界一流的脉冲中子科学综合实验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科院新闻办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强流加速器技术的发展,百千瓦到兆瓦级束流功率的散裂中子源成为国际公认的、新一代高通量、宽波段、高效安全的中子源。进入21世纪,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认识到能提供更高中子通量和中子利用效率的散裂中子源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地位,纷纷把建设高性能散裂中子源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美国,总投资14亿美元、设计束流功率为1.4 兆瓦的散裂中子源(SNS)经过7年建设现开始调束,并于2006年4月28日产生出第一束中子,其升级工程同时启动;
在日本,总投资约18亿美元的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联合装置(J-PARC)正在建设中,建设周期约8年。其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将提供1兆瓦的质子束流用于驱动散裂中子源;
在英国,对已成功运行20余年的散裂中子源(ISIS)投资约3亿美元进行升级改造其质子加速器,并正在积极建设ISIS的第二靶站;
亚洲邻国韩国和印度,也正在积极筹建束流功率为百千瓦量级的散裂中子源:PEFP和ISNS。
据介绍,散裂中子源是世界中子源的主流发展方向,它与核反应堆中子源相比具有许多独特性能:高脉冲通量、丰富的高能短波中子、优越的脉冲时间结构、低本底且不使用核燃料、只产生极少量活化产物等等。
散裂中子源不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有力提升中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水平,同时促进中国在能源、国防、工业等领域先进技术发展:深海储存有大量甲烷等有机可燃小分子的水合物,即所谓可燃冰,是有待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高压下的中子衍射技术可用来研究可燃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和稳定条件,其研究成果将为安全、高效地开采和利用可燃冰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散裂中子源项目发展起来的强流质子加速器,可用于航天器件辐照效应的地面模拟试验研究;利用中子散射对工程材料和部件缺陷及应力的深度检测,可为工程部件确定可靠的使用期限,现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验方法;散裂中子源的质子和中子可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治疗研究,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应用。
专家指出,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一台大型射线装置,但它产生的辐射的绝大部分是瞬发性的。散裂中子源产生的剩余产物活性低于反应堆中子源的1/1000。通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和严格安全联锁,可确保装置在正常运行或设备故障期间,其对环境的影响完全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正常运行状况下,该装置科学寿命将超过30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