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村,玉龙雪山深处最难到达的村庄。100多年前,来丽江避难的苗族村民们千挑万选才选了这里作为他们的栖息地。
“路不好走哦。”朋友们提醒。
果然,在快到牦牛坪一处毫不起眼的路口,同去的友人刚提醒“坐好”,四轮驱动的小皮卡剧烈跳动。随着红土路不断转曲、下滑,草场、森林不断后退,隐没在峡谷之中的小村庄猛然出现在路侧的山坡脚。村头,一条巨大的滑石带从山巅延伸到山脚。
那是我曾多次眺望的方向。
现在,大山的伤痕在一口气呼出能到达的近前。
村庄深处传来斧头敲击木料的声响,一声一声。
青松村的房子这样盖
清晨6点半,青松二村所在的青杆坪漆黑一片,绝大部分村民还在睡梦中,住在山谷下片的李开财夫妇已经起床了。媳妇熊秀兰在沼气饭煲上烧水蒸粑粑,李开财在另一口木柴大灶上煮苞谷面,准备喂牲口。吃过早饭,喂过猪和牛,银盘梁方向的天空发出微光,李开财把关在圈里的10多只山羊放出来,赶去村东的山上吃草。
从银盘梁回来,天已大亮。李开财叫上媳妇和借住自家的神秘客人(我),一起去不太远的哥哥李开福家。今天是哥哥家组装新房架的日子,很多村民去帮忙。
每到岁末年初,种过豌豆和麦子,青松村需要盖房的人家立即忙碌起来。此时的山谷,温暖、干燥,适合做木工,在农闲季节请木匠请帮工也相对容易。当然,如起房盖屋这般村民生活的头等大事,单靠自家力量很难完成。亲戚、邻居们自然要互帮互助,出工出力,主人家管三顿饭就成。
玉龙雪山黑白水方向的木质民居大体相同:3开间,14根立柱承重,立柱多高屋多高。有时,为了显得木楼更加高大,主人还会修起厚重台基。最重要的外墙框架由4根木柱和3根过梁组成,越往上,梁越短。内墙因为在屋内,为获取更大空间,只用3柱。过梁除了用来连接木枋,上面还要再立几根短挂枋,以便撑起整个屋顶。
早在去年,李开财就开始帮哥哥准备盖房的木料。
青松二村村委会有规定,自家建房所需木料可以去山上找,但绝不能砍了去卖钱。李开财每天磨利斧头,带着大哥的儿子一起走遍山梁,挑来挑去,选些树干直、树节少、外皮花纹不扭曲的松木,月余下来,放倒两百多棵树。这些树并不集中在一个区域,而是这里一棵、那里一棵。用李开财的话说:“不能拢在一个地方砍,那样树就不会再长。松松地砍,大树周围的小树很快会蹿起来。”
在老辈人记忆里,家乡有个响亮的苗语名字:“阳八一”,意思是“太阳一出来就能照得到的地方”。拥有51户人家187口人的青松二村,除了两百年前从四川、贵州避难而来的苗族村民,近些年也有傈僳族、纳西族和汉族嫁进村。
李开财、熊秀兰家所在的山岗叫青杆坪,从前到处长着挺拔的大树。五十多年前,青松村办了个炼铁厂,几乎砍光坪上所有大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植被才逐渐得以恢复。熊秀兰说:“没有树,就会刮大风。现在,我老公只砍些枯死的树枝回来当柴烧,绿树是不砍的。”
初升的阳光准时照进李家院坝,拎着撬棍和绳索男人们陆续到齐。
男人们把木柱分成四份,和梁枋互相组合,用叉杆叉起。
女人们把生猪头架在火上烧得焦黑,再洗刮干净,劈成大块,扔进大锅焖煮。
小帖士
交通:丽江红太阳广场有车到牦牛坪,从牦牛坪附近一个路口徒步进村。
住宿:村民家可以提供住宿。
玩儿:过过村民日子,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算不算最in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