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下午,阳谷县寿张镇镇政府大院里,十几个小伙子正和一位老人边打硪边拉硪号:“(喊)三月里桃杏花,(应)红瓣相衬,一溜莲花呀;(喊)有刘备和关张,(应)结拜了宾朋,嗨嗨依嘛呦啊;(喊)四月里黄瓜花,(应)满驮乱架呀,一溜莲花;(喊)昔日的小梁王,(应)来拿进俸呀,嗨嗨依嘛呦啊……”
硪(wò),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砸地基或打桩等用的一种工具,通常是一块圆形石头或铁饼,周围系着几根绳子。
在黄河修筑堤坝的劳动中,古代民工主要的工具就是石硪。寿张镇就在金堤河边,过去每年河汛到来之前,各村的劳力就奔赴大堤,用硪砸堤,使大堤坚固起来。为了使拉硪的民工动作协调一致、缓解疲劳,就产生了黄河号子。这种号子在寿张镇一带流传下来,被称为寿张黄河硪号。77岁的许祥聚说,他从17岁就开始打硪了,而黄河硪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修筑堤坝。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决定“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番兵”,从而有了“秦始皇跑马修金堤”的故事。
那时候,一个硪宽25公分,高60公分,有70多斤重,共有9个人来控制。民工们的任务是每天夯实360平方米,每平方米需要打硪50下才能达到堤坝的标准,这样一天他们就需要打硪18000多下。为了缓解疲劳,统一协调动作,于是便创造了拉硪号子,从最初简单的“嗨哟、嗨哟”,慢慢地加上词、调,就演变成了拉硪号子。“拉好硪不容易。得在硪号的带领下一块用力,还得用力平均,不然拉上去不稳落下来不平,速度慢拉得低。当时县里还有过一次竞赛,我们几个抢到了第一,还奖励给我们6个茶杯和3条毛巾呢。大家都说咱的硪号唱得好,硪打得好。”许祥聚说起这些依然兴高采烈。
“(喊)小小他石硪,(应)嗨呀嗨呀嗨;(喊)转是悠,悠了吼,(应)嗨呀嗨呀嗨;(喊)一年它四季,(应)嗨呀嗨呀嗨;(喊)在似外,(应)头呀嗨呀喂呀;(喊)南修它大堤,(应)嗨呀嗨呀嗨;(喊)挡黄水了吼,(应)嗨呀嗨呀嗨;(喊)北修它长城,(应)嗨呀嗨呀嗨;(喊)挡过番,(应)兵呀嗨呀喂呀……”许祥聚给我们唱起了《出塞词》。号子气势磅礴,雄壮有力。许祥聚说,每天不同时间喊的号子也不同。早晨喊“日出东海一盆花,照到东京帝王家”,中午是“天到午时冲当阳”,傍晚时喊“日落西山黑了天”。
寿张镇宣传委员冀艳峰介绍:“拉硪号子与拉纤号子、摇橹号子等同属于黄河号子的范畴,硪号的曲调浑厚,一般有《小嗨呀》、《小莲花落》、《大锯缸》、《嗨呀嗨》、《扛鼎小号》等,由硪头领唱,8人相和。节奏有快有慢,有唱有和,声音高低都不固定,但号子和拉硪的快慢是相辅相成的。有时领唱者即兴编唱,把一些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编入其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搜集了《滚绣球》、《刘关张》、《包文正》等三十余种。”
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拉硪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伴着滔滔黄河水喊出来的号子也渐渐消失了。许祥聚满心感慨:“现在会唱的老人就我们9个人了,都接近八十岁了,要不是这十几个小伙子来学,这老辈子传下来的拉硪号子可就失传了……”
2008年,9位老人参加了“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并获得了最具特色节目奖。2009年寿张黄河硪号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冀艳峰介绍,由于寿张黄河硪号的传承人现在越来越少,为了保护硪号的传承,镇里做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把这些传承人都请到一起,把他们唱的歌词、曲调拍摄记录下来,还从镇里的工作人员中找了12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天下午完成工作后就跟随9位老人一起在院子里学习拉硪号子。其中的一个小伙子张阳说,现在已经学会了3种曲调,他们明白学习硪号的重要性,所以会一直用心地学习下去,让这民族文化的瑰宝一直流传下去。(王兆锋 夏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