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满族旗袍

2011年10月18日 15:42 来源:吉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满族的祖先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肃慎人,那时,他们以狩猎为生。汉以后,史书载为挹娄、勿吉、靺鞨、女直、女真,居住在长白山松花江一带。

  旗袍,满语“衣介”,长筒垂直大褂、圆领、捻襟、右衽,束腰、扣拌、窄袖(马蹄袖),下摆四面开襟或左右开襟。行猎时,上下马方便。登山、涉水把袍子下摆撩起来系腰间,行动自如。马蹄袖,满语为“哇哈,”在袍袖口前边,接出半圆袖头,出猎作战时放下,覆盖于手背可取暖。清代,王公大臣等入朝觐见皇帝时,必将马蹄袖弹下,两手扶地行三拜九叩大礼。清顺治时,全国“剃发易服”。所以,旗袍成了满汉通用服装。《大清会典》规定,帝、后的龙袍和亲王、贝勒、文武官员蟒袍,一律带箭袖。旗袍有龙袍(冬朝袍、夏朝袍)、蟒袍、常服袍。清初,款式尚长。顺治年间,末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清中后期,袍衫流行宽松式,袖大尺余。甲午、庚子战争后,受西方影响,款式越来越紧瘦,长盖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臂。嘉庆11年谕:“倘各旗满洲,蒙古秀女内有衣袖宽大,一经查出,即将其父兄指名参奏治罪。”嘉庆22年谕:“至大臣官员之女,则衣袖宽广踰度,竟与汉人妇女衣袖相似,此风渐不可长。”

  辛亥革命后,旗袍被定为国服—礼服。当时男女礼服样式,男服一种为西式,一种为中式。中式便是长袍(旗袍)马褂。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是在1928年。国民军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当年11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在1929年将孙中山灵柩从北京迎往南京中山陵安葬。因为政府官员参加“奉安大典”时需要礼服,1929年4月,公布了服装条例。其中国服、男礼服为长旗袍(立领、左大襟、蓝色)和马褂。女礼服为长衣旗袍和短衣长裙。“奉安大典”上,将孙中山进行改殓为蓝长袍、青马褂、白丝袜、云头履。由此,足见旗袍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了。“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以长袍、马褂为校服。社会头面人物和帐房先生、教书先生等,平日里长袍加身,以显示身份。民间办红白喜事,在岁时年节接神、祭祖时,人们更是长袍马褂加身,以表正统、规范,符合礼法、斯文。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渐在城市妇女中间流行。上世纪三十年代,旗袍裁剪吸取了西式服装裁剪方法,如袖子由平袖改成挽袖、上袖,前后身加胸、背、腰、省。上世纪二十年代腰身宽松、袖口长至脚面,滚边。上世纪三十年代,腰身、袖口缩小,长度近膝。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加长,两边开高衩,腰身紧绷,显示出女性曲线美,身材修长。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日本的入侵,从便于活动实用功能考虑,旗袍袖长短至肩下3—6厘米,甚至无袖。旗袍造型简洁,用料节省,做工简便,能与背心、褂、袄、上衣、外套、大衣等配套,可用纱、绸、缎、毛呢等面料做成单、夹、棉、裘。形式为高领、低领、西式翻领、一字型领、方口领、圆领,V字领、U字领等。袖口宽可盈尺,窄可束臂,长过手,短无袖,下摆方圆。可刺绣、镶边、串珠,可围巾。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城市女人最普通的服装,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交。有穿在外边的敞衣,穿在里面的衬衣。颜色有红、紫、黄、蓝、白、绿、黑、灰。大毛皮旗袍(紫貂、猞猁、银狐)、小毛皮袍(灰鼠、银鼠、羊皮、棉)等四季旗袍,在满人嫁女时,都将列入妆奁之内,由娘家陪送。女袍分为皮、棉、夹、单、纱五种,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季节换穿。穷苦妇女只穿一种毛蓝布衫儿,夏天敞穿,冬天套在棉袄外面。1925年,旗袍吸取西洋,罩上“马甲”。1931年,“花边运动”从衣边和袖缀蝴蝶褶,参照洋装前后抓褶、胸线等,使旗袍更加合体,突出线条。解放后,旗袍逐渐退出服饰舞台,但在一些重大场合,旗袍还是有着它显赫的位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