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汕头民营剧团创作潮剧 再现华侨下南洋创业史

2011年11月09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汕头11月9日电 题:汕头民营剧团创作潮剧 再现华侨下南洋创业史

  作者 李怡青 陈妍 金坚

  明清以来,广东澄海樟林逐渐发展成为粤东最大的对外通商港口,千万民众从樟林港乘船头漆成红色的商船北上津沪、南下东南亚各国,开展贸易以及海外垦殖。由汕头市民营剧团澄海潮剧二团创作表演的潮剧《红头船》就讲述了清代潮汕人乘红头船到暹罗谋生,与当地人和谐相处,传播中华文化,共同发展的故事。

  目前,该剧目已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重点剧目,并被确定参加11月的广东省11届艺术节。日前,记者走进澄海潮剧二团,了解潮剧《红头船》背后的故事。

  素有“南国奇葩”的美誉的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俗色彩,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记者采访了解到,澄海潮剧二团是澄海区观一工艺有限公司属下的文艺单位,该公司董事长吴亿汉先生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于2005年创办了该团。由于吴亿汉从小在红头船的故乡樟林长大,对先辈勇于开拓、迎难而上,艰苦创业,通过红头船开展对外贸易的事迹十分向往,早就有心以潮剧的形式来弘扬红头船精神。

  吴亿汉向记者介绍,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多次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长谈,得到支持,又与潮剧界诸位专家商谈创作事宜。最后,邀请了同为樟林人的剧作家宋麟锵先生进行剧本创作。

  《红头船》一剧讲述了清代乾隆年间,樟林农民林志刚告别亲人,乘红头船到暹罗谋生。他与泰国人朝夕相处,传播潮汕生产技术,后又回到樟林,协助官军扫清海上丝绸之路的障碍,并投身红头船业,发展中外贸易。

  在汕头市文化部门组织的多次剧本讨论会上,来自广州、汕头、揭阳等地的多位历史学家、潮剧专家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肯定了该剧的创作排练。专家们认为,潮剧《红头船》具有沉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当代意识,剧情跌宕起伏,地方色彩浓郁,表现空间开阔,涉及韩江与湄南河两地的风情民俗,剧中既有潮剧“双棚窗”等传统手法,又有异国舞蹈场面,悲情处催人泪下,激昂处励人奋发,是个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好剧目。

  广东潮剧院知名导演吴殿祥说:“一个民营剧团能创作演出这样一个本土题材的大型潮剧,真是不简单!”戏剧评论家陈骅先生说:“该剧是华侨题材,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本空间比较开阔,涉及韩江、湄河、唐山、暹罗两地的风情民俗,中泰人民的历史渊源关系和传统友谊,在以往同类题材的剧本中还不多见。”

  粤东人民对外交流历史久远。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作为粤东第一大港的樟林埠迅速发展起来。雍正元年,规定广东商船船头及大桅上部漆红色,故称红头船。现在,移居海外的潮人有1000多万人,其先辈大多是从樟林乘红头船过洋的。早期海外移民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也为侨居地的经济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红头船”也成了潮汕华侨海外创业的精神象征。完

分享按钮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