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梅州客家宗祠:侨胞寻根问祖的见证

2012年06月23日 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梅州6月23日电 题:梅州客家宗祠 侨胞寻根问祖的见证

  作者 杨草原 周涛 蔡欣欣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宗祠是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被视为宗族历史与荣耀的象征,不住人,多为独立建筑。而广东梅州客家宗祠却与其不同,存在着独特的“人神”共处的生活现象。

  “在过去,客家人为了自身安全,聚族而居,团结相处,和亲睦族,把祖先神牌供奉在围龙屋内的上堂,晨昏上香祈福。族人侧安居于其它各个房间,形成了人与祖先神位同居一屋这样独特的生活现象。”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介绍说,“在梅州的大多数宗祠,都是既摆放祖先神牌,也居住着后人。”

  位于梅州闹市中的寿山公祠,是一座典型的人与祖先神牌位同居一屋的府第式宗祠,是钟氏第九世寿山公所开创的围屋,至今已有310多年历史。寿山公祠为三进四横,上中下三堂均为抬梁式构筑。在上堂,斑驳的神龛上供奉着钟氏先人神牌,褐色水泥石桌摆着烛台炉盆,袅袅的香火绕着上厅,显得肃穆而神秘。

  “在客家地区,祠堂还是族中私塾、学堂的所在地。”朱迪光说。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它的学堂功能则更多地体现出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寿山公祠如今仍居住上百人,每逢大年三十,这里都会大摆流水宴,许多从寿山公祠出去的后人都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敬祖探亲,包括美国、马来西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族人都会回来,场面非常热闹!”钟纯锡说。对于客家人来说,归家即是拜祭祖先,是根的呼唤,是血脉的联动。

  在广东梅州雁洋镇的叶剑英祖祠“俊贤公祖祠”,中共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出生的房子在宗祠右边的横屋间,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就出生在这个不足10平方的房子里,他在这里生活了19年,之后随父远渡南洋。

  在宗祠里,“南阳堂”的匾额醒目地悬挂在上堂中央。“叶氏家族是由河南迁过来,堂号就是最好的证明。”73岁的第十八世孙叶选绍说。

  “堂号、堂联及门联等都是客家宗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堂号表明族人从何而来,追溯先祖的足迹,具有浓厚的‘根’的色彩。而堂联的上联多说明发祥地的郡号;下联则多炫耀祖德、说明其本族历史名人的官衔或嘉言懿行。”朱迪光说,“堂号、堂联向后人展示其宗族的根源,也成为很多海外华侨归来寻‘根’的重要线索及精神纽带。宗祠的存在为外出他乡的游子牵起了一丝无形的线,成为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见证。”(完)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