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广东台山侨圩:中西合璧 低调而静美(2)
【静・圆山圩】
原汁原味的民国风
位于台城城西3公里的圆山村委会内,圆山圩是台山侨圩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北面临台城河雷公潭段,学习和引进了西方“集市市场”格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共4墩,设4条街道:分别为南北走向的圆山路、紫霞路,东西走向的玉书路、西华路,每墩之间留有空地作出入口,中间为农贸市场。
中西合璧特色鲜明
圆山圩骑楼建筑整齐一致,高2到3层楼,门面装饰较为考究,高高的柱廊,内凹与挑出的阳台交相辉映,女儿墙点缀精美灰雕图案,中西合璧特色鲜明。现在的圆山圩骑楼群已是人烟稀少,保存完好的骑楼有58栋,沙基面也保留了原貌,是台山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味乡村桥圩。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电影电视剧来此取景拍摄。
1920年后建设的台城、梅家大院作为新式骑楼,跟以前的骑楼相比会更加高挑。“政府当时规定了骑楼必须盖2层以上,只盖一层是不让建的。”五邑大学华侨研究中心梅伟强教授介绍。而台山博物馆副馆长叶玉芳则告诉记者,这些楼房之所以如此整齐,都是因为经过统一规划,定下规格后才建起来的,“早期的骑楼比较矮,身材就像南方人一样。”
本报记者走访发现,圆山圩的骑楼都处于一种原生态的状态,由于多数侨圩楼都在上世纪30年代建成,楼龄快到期限,不少侨圩楼年久失修,已经筋骨尽露,亟待修缮与保养。而曾经繁华鼎盛的侨圩,目前大多已经人去楼空,很多楼主已旅居国外,不少更以低价租给外来打工者居住,屋内十分肮脏凌乱。
注定只是中转站
83年过去,始终谁也留不住谁。80岁老人谭炳强在圆山圩出生、长大。在他的记忆中,1924年前后,圆山圩旁的雷公谭码头是官渡,当时所有要来台城当官的人或者需要进入台城的人只能在这里上岸,而这里并不是人们的终点,而圆山圩注定了只能是个中转站,“圆山圩一直都不算很旺,传说是风水不好,我认为那些想要赶集的人一般都去台城或者旁边的水西圩”。
尽管建筑美轮美奂,但是被两个大圩夹在中间,圆山圩的位置相对尴尬,加上竞争力不够,所以才导致它只能充当花瓶和中转站。建圩时,这些骑楼八成用于商住,只有两成左右用于居住。
虽然圩上生意不够旺,但得益于交通枢纽的优势地位,这里的人们也生活滋润。谭炳强回忆:“当年这个码头要养活七八百人,两三家茶楼。”他至今还记得3家茶楼的名字:西湖茶楼、芳园茶楼和圆山茶楼。小时候他经过这里的时候,里面人声鼎沸,等船的人一般都会走进去找个位置坐着,坐在茶桌前边大声交谈边吃大包。如今,这3家茶楼的原址已是断壁残垣,昔日的喧闹不见踪影。
抗战时期台山沦陷前,码头每天有8艘船来回台城和三埠之间,每隔一小时一班,4去4回。“当时受战争影响,侨汇断了,这里的侨属们不种田,无经济来源,就搭船去阳江、新兴,用故衣去换取农产品度过那段日子。”
美池变荒城
谭炳强家里原本在圩里是开木铺的,后来他去了镇上的一个水泥构件厂当会计,1974年成为附城木器厂的厂长。每年只是到清明祭祖时,他跟家人才会回到家乡。
600多年前,谭氏始祖天麟公迁入台城定居河北村委会,世代多聚居于此,在城北台城河段两岸都是谭家人,成了当地最大的宗族。谭炳强也是其中的一员,见证了这座城市如何从繁荣走向衰败。
尽管谭伯没有一直坚守在这里,但这个圩装满了他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我常在码头那边看人们上上落落,人来人往。因为我家就在码头旁边。”谭伯小时候就是在这个圩的小木厂里跟着他的父辈学习木工。圆山圩是他的起点、他的根。
铅华洗尽,当初高端洋气的外衣已经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逐渐剥落,甚至已经是伤痕累累。在一座座灰色基调与精致雕花结合的艺术丰碑前走过,看着尘封的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却无法读出。
如今,圆山圩已经繁华不再,物是人非。走进这座衰败的荒城能看到的只有狗、猫、鸡和外来打工者的用绳子绑在骑楼柱子上晾的衣服,骑楼里面除了手脚架铁床,尽是垃圾,凌乱的啤酒瓶东倒西歪,门基本都没有上锁,可以自由进入,白天这些“临时宿舍”的住客都上班去了。(作者:吴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