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羊:鲁西地区历史悠久的游戏
斗羊在我国(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山东尤以梁山的斗羊著名。(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运河古镇阿城原与梁山县隔黄河相望,深受其斗羊风俗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斗羊游戏曾风行阿城的广大乡村。
阳谷县阿城镇赵店村的李俊臣老人向笔者介绍说,小时候他曾与已故斗羊名手王九灵一块放羊多年,在选羊、训羊、斗羊等方面深受他的影响。李俊臣老人说,要想拥有一只好斗羊,在小尾公羊两、三个月一出角时就要选定,从而尽快进行专业训练。选斗羊第一要选脖子短而头大的幼羊,这样的羊往往两眼圆而有神、斗性好;第二要选肚小、尾小的幼羊,这样体型的羊轻便、冲击力强;第三要选“前裆放开斗,后腿架似狗”的幼羊,这种体型的幼羊胸部扩张而威猛,后退弯曲而攻击力大;第四要选骨质角的幼羊,这样的角耐撞击、不易折断。在选幼羊时,切忌选“螳螂脖子流水腚”体型的幼羊,另外,具有糠质角、狭胸、卧系等体型特征的幼羊,也不能选为斗羊。斗羊选定后,即要开始严格地训羊。训羊主要从拉羊、斗性、训号三个方面进行训练。拉羊就是每天牵拉着斗羊到坎坷不平、暄而未耙的秋拱地里去行走、奔跑,直到累得斗羊趴在坷垃窝里不动弹,这样才能快速提高斗羊的奔跑速度及体力。在斗羊幼年时,还要经常培养、训练它的斗性,或以人手与羊相搏,或以人脚与羊相搏,养成幼羊好斗、善斗的习性。把斗羊训练的懂号、通人性,也是一只优良斗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斗羊活动量大、体力消耗大,要不断补给精料,如豆饼、料豆、花生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斗羊旺盛的体力及斗性。
据李俊臣老人讲,他十一、二岁的时候曾放牧过一个羊群,领头羊是一只两牙的青年白公羊,对那只白公羊,当年曾与他一块放羊的斗羊名手王九灵非常喜爱,虽然白公羊不是作为斗羊来饲养的,但是王九灵却夸白公羊是只少见的优良斗羊——“白眼豹”。后白公羊果然在与找上门来的斗羊抵斗中一举成名。将邻村的一只“乌眼”斗羊的大角撞断。从此后年幼的李俊臣热上了玩斗羊,并成了一方斗羊名手。李俊臣老人还向笔者介绍说,斗羊分拉着羊和自由羊两种形式,“架大”的斗羊适合拉着抵,“架小”的斗羊适合自由抵。在斗羊比赛时,最忌讳使暗计,所谓使暗计就是使手势,如用手拍斗羊的单角,斗羊则侧着头从单角抵对方的额心,将对方的额心撞破;用手拍斗羊的后脑勺,斗羊则低着头 “黑狗钻裆”,将对方的鼻梁击破,并把对方掀翻在地而大获全胜。由于使用暗计违反斗羊规则,常常使双方闹得“翻羊眼”:吵架或者打架。以后,便再也没人与使暗计者玩斗羊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曾于阿城古会上看过玩斗羊的,当年围观者真是人山人海,呐喊声声,两羊角相撞,声震如雷,其场景甚是壮观,遗憾的是那种壮观场面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