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长期受侮杀同行泄愤 持带血匕首向警方自首——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社会新闻

拾荒者长期受侮杀同行泄愤 持带血匕首向警方自首

2010年06月30日 09:42 来源:南海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首的陈某向媒体坦露心声:“他们欺负我太深。我杀一个,就够了。” 邓宇摄
陈某作案时使用的匕首 邓宇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6月25日23时许,海口市海府路龙舌坡路口有一男子被人用刀捅死。约1小时后,犯罪嫌疑人陈某手持血迹斑斑的匕首来到和平南派出所自首。自首时,陈某称:“他们欺负我太深。我杀一个,就够了。警方怎么处理,我愿意。”

  拾荒者长期受欺侮,欲杀人报复

  6月29日中午,南海网记者见到了自首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经了解,陈某是广东省汕头人,1953年出生,1994年来海南至今,以拾荒为生。被其持刀捅死的男子叫“小杨”(具体情况不详),与其一样都是在海口市的外省拾荒者。

  陈某告诉记者,因为在拾荒者的群体中,只有他一名汕头人,所以经常被同为拾荒者的小杨等人欺负侮辱。小杨经常伙同他人将趁陈某不在将其捡来的垃圾卖掉,甚至当面将陈某用捡垃圾的收入买的咸菜倒入河中。最令陈某不能忍受的是,小杨等人还将陈某用来捡垃圾的自行车偷走卖掉了。

  由于长期受小杨等人的欺侮,陈某心头的积恨不断叠加,于是产生了要“做掉”小杨等人的想法。今年5月份,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的陈某在海口市明珠广场附近的地摊购买了一把匕首随身携带,伺机报复。

  作案现场守候半小时,终杀死对方

  6月25日23时许,陈某路过海口市海府路龙舌坡路口附近的绿化带时,发现了正躺在木凳上睡觉的小杨。动手报复前,陈某极为冷静,见小杨是面朝自己而睡,担心被其提前发现后逃跑。陈某便抽了几支烟,耐心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等小杨翻身背向自己时才冲上前动手。

  已被仇恨冲昏头脑的陈某将匕首砍在小杨的胳膊上,受伤醒来的小杨看到陈某手持刀具立即起身逃跑。陈某手持匕首紧追不舍,最终又向其背部猛捅二刀。在小杨倒地不起后,陈某带着匕首离开现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某说:“第一刀砍他手,是思虑他知道后也打不过我。最后一刀时,我从后背捅进去,再向下一划。他跑几步,就不动了。”

  持带血匕首向警方自首,愿承担责任

  当晚,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接到报案后,立即勘查了现场。然而,正在警方展开抓捕工作时,犯罪嫌疑人陈某来到和平南派出所投案自首。根据海口市公安局和平南派出所的值班记录:“2010年6月26日0时许,有一名中年男子突然从敞开的派出所大门冲进派出所大厅内,该男手持一把匕首,匕首上有明显的鲜血痕迹。该中年男子见到值班民警后,当场跪倒在地并声称自己是来投案自首的。”

  29日,陈某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决定报复杀人之前,就注意过了附近的派出所。他说:“我以前路过时,看到了和平南派出所,想过以后受欺负了,可以来找这个和平南派出所。所以自首时,也就专门来了和平南派出所。”在谈及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自首时,陈某很奇怪地反问:“杀人不自首,那不是犯法啊?”

  对于报复杀死小杨一事,已经五十多岁的陈某并不后悔。采访过程,他一直神情正常,甚至面带笑容。尽管带着手铐,他同样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这起命案发生的前因后果。陈某向警方和记者坦露心声说:“他们欺负我太深。我杀一个,就够了。警方怎么处理,我愿意。”

  死者身份无从确认,警方征线索

  尽管“2010.6.25海府路龙舌坡路口故意杀人案”顺利告破,但受害人小杨当场死亡,身上又无任何证件可以证实其身份。同为拾荒者的人也仅仅称呼受害人为“小杨”,并不知道其真名与籍贯。为此,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通过南海网寻找知情者。

  据美兰警方《协查尸源》的通告,死者小杨,身份不明,男性,28岁左右,身高165厘米左右,身材较瘦,上身穿黑色衬衫,下身着灰色长裤,双脚着黑色布鞋。

  警方希望认识死者的人尽快与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刑警大队联系。提供有价值线索者,将奖励人民币2000元。联系人为李警官,联系电话:0898-31655118(办)、31655110(值)。(邓宇)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